第1章 曲始而弦拨,萌芽与热烈
西紫小区的公园里,十三中的围校栅栏旁,一抹身影,伴随着踱步声,悄悄淡入于漆黑中。
这个身影,便是主人公——松帆。
他是这所十三中的一名学生。
此时,他正处于初三上下学期过渡之际。
明天,前去报到的毕业生们便要迎来最后的冲刺阶段——九年级下学期。
不止一遍的,他反复认同过中考对他的重大意义,也清楚对自身该有的定位:短期目标是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,长期目标是人生追求理与情的统一。
理,每位学生日日夜夜都不断的在课本或生活中获取。
松帆为此并无太多顾虑,他只需在剩下的阶段充盈即可,就算只是浅显的认知。
情呢?
松帆却留了一个问号。
来源于师长?
来源于普通的同学交往?
亦是在最后阶段寻到那精神的寄所?
此刻,对于松帆来说,答案是后者。
他不禁在黑云没过皓月的一刹那,陷入无尽的回忆流体......自八年级以来,松帆留意并着迷上了一个女孩——冉繁。
比起其他女生,她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质:纤小却丰盈的体型,常泛起桃花红的脸蛋,以及在身着十三中黑褐色校服后,竟显出颇具中性的帅气。
她为人捭阖有度,收得住,放得开,还爱学男孩子耍点小帅。
一次,她在闺蜜前聊出的话题,竟与松帆喜好有几分吻合:都带一些网络抽象迷因在内。
这使得松帆对她的兴趣心更浓厚了。
用松帆朋友常江一句话讲:她就像一只猫!
古灵精怪,却又能恰好中乎该有的尺度,颇有调和之美。
世皆道:对一个人性格的勘察、对一个人真正的爱憎,该是从一次交集中孕育而生的。
七年级一开始,疫情肆虐,线上与线下反反复复。
不是冰冷的屏幕光,便是教室里清淡的灯。
而正是这种枯燥无常的变故,令松帆渐渐从自我封闭走向班级。
他通过班级同学群,加到部分人的微信,其中不乏有冉繁。
好巧不巧,凭借着小学英语功底而被老师拉入英语培优群的松帆,竟和冉繁是同一个小组。
当然,这小组是双双监督的。
任务也仅仅是每天读一章诸如《WONDER》之类的外刊小说罢了。
一天,松帆微信提示音俶尔响起。
"哥们哥们!
俺今天没时间读了,我发一个昨天的录音,你就当我是正常读了呗。
"是冉繁发来的消息,也是二人初次相识的”奇点“。
"ok没问题,你记得给我录音评价一下。
"宋帆回了个网课期间随意截图做的表情包,以示友好。
"放心好了哈!
"冉繁也回了一句。
就这样,二人最早的在群里达成了某种默契,"商业互吹"可谓是演绎的淋漓尽致。
松帆默默萌生了对她的一种好奇感。
八年级下学期,松帆不甘于在班内的位次,打算通过加倍的努力来打破因学习而"分封"的秩序。
他那时借着腿的伤势,趁着一学期不上体育课的间隙,每天沉浸在作业的海洋里。
班内由而引发了一场”卷潮“。
因为作业学案是提前印好的,而以一名叫"晨西"的小个子为首,开始借着闲暇之余,溜入办公室偷学案,于是被戏称为"怪盗西德"。
松帆和他关系打的不错,再者课余时间多,便迅速投入这场风波。
遂尔,松帆凭借着逐步显露的学习天赋、课堂积极投入,至本学期末,一举从"年级100多,班20名"晋升至"年级前50,班级前5"。
松帆彼时的小心思不多,但也常自我地春风得意。
当年此起彼伏的蝉鸣声,好似诉说着这耀眼的辉煌。
方是时,同他一组的冉繁正坐在松帆的后面,望着榜头那仅与自己相差分毫的松帆名,逐步从新的角度认识了松帆的存在。
她与他渐深的交往也无形宣告着对他的欢迎。
她同松帆一样的俏皮与抽象迷因,在这一刻凸显。
松帆对她的情愫,也随着个人成长与进步而丰富。
刚经历过与曹瑜的患得患失,便使他的身心变得再次开放,就算是冉繁在那学期末问松帆的一道物理题,他如今仍历历在目。
"松帆,滑轮组的机械效率,是否会受到阻力的影响?
"......九年级一开始,班主任科敬然便雷厉风行的来了一次调位,幸尔,松帆与冉繁第一次当了同桌,二人便逐步自平淡交往中泛起阵阵涟漪。
他回想起那时,他们一起参加了年级成绩表彰会、一起提问英语作文、同台演课本话剧《穿井得一人》、悄声在晚自习最后几分钟构想人生理想与兴趣爱好...松帆记起她清楚的模样,竟是在当组值日那天。
她拿起扫把作楫,推来摇去,袖口与衣角扬起同她眉梢一样的弧度。
"冲啊同志们!
争取九点半前回家!
"那可爱顽皮的形象,深深映入松帆的内心。
松帆怀念的那段时光,是在金秋十月时,裹挟着风尘的落叶嵌入教室窗棂、拂过二人鬓角尖度过的。
为此,”十月“成了松帆内心一个独有的意象。
后排靠窗、学业进步、关键之时,当这几个元素齐聚一堂时,谁都很难做到不为一女心动。
故此,松帆和冉繁的真正故事,随松帆个人经历与外部变化而缓慢展开,命运之轮就此运转。
松帆所在的班级——五班,己然是一个不凡的班级.若要用几字概述,大许便是学习能力强、群体间融洽密切吧。
松帆本是一个不太爱与群体交流之人,他的社交还局限于网络,爱与网友谈天说地,置身于虚拟汪洋。
他的母亲规劝其务实,早在松帆小学时就让他多和班里人打交道,提前寻找生存法则。
若不是他那时年少傻乎乎的不谙世事,险些便招了!
在日积月累之中,松帆整个人不通人际世务,显得粗俗而排外,像一座尚未被探索到的孤岛。
首至网课期间,班长秦诺联合着几个相近的人,建下了名为"相亲相爱五班人"的同学群,才使他有所改观。
大家的高热情互动与对松帆的好奇心,成功消解了深杵于他自身的厚障壁。
他开始逐步敞开心扉,了解班级。
这大许是刚至初中大家之间不尽的好奇心驱使的吧。
尔后,松帆很自然地融入群体生活,便开始展露自己那富于灵性的表演天赋。
"看看人家六班奥,又比咱班平均分高!
"当这声怪调挟着鼻音在耳边响起时,不必有惊,其者必为松帆!
这是他在模仿班主任科敬然老师。
往往斯时,班内便会泛起一阵笑嘲。
由松帆为中心传出的模仿梗瞬间流行于众:打饭时,盛餐的会为了加紧时间夹着鼻子模仿班主任道:"快点了,人家六班都开始吃饭了..."有人授奖时,便会咧着嘴学历史老师秀琴那浓重的湖南口音:"这个同学非常好,一张笃志卡①,蓝色的哦!
"拍照时,亦会全班统一性的仿起数学老师叫别人的名字:"张——浩——先——②"换去枯燥的"茄——子——",引得外班不着头脑的同时又哄堂大笑。
年级主任娜娜也老带着捉摸不透的笑拍拍科敬然的肩膀:"你带的班学生们可真够团结的啊!
""肯定的,毕竟都是俺带出来的班里的孩儿们..."(①笃志卡:十三中用于奖励学生的道具,可用于兑换奖品②张浩先:同学人名,经常被数学老师点起,由此令五班同学留下深刻印象,松帆的模仿更是让他被发扬光大。
)班内,三个古灵精怪的小个子,是令松帆印象最深的。
他们串联了大部分同学间的情感纽带,位于班里关系的焦点。
课堂上,他们偶发出的喊笑声,和老师们调侃、训斥声相映成趣,因此常能见他们三个被老师罚起来一并站着。
不过当看见他们脸上挂着不知厌倦的"奸笑",拱着手,东倒西歪的站着,总令同学们忍俊不禁、师长头痛欲裂。
早在松帆眼中,那段时日己绘成一幅全景图:冬日的夜晚,无知的黢黑溶解在教室透亮的灯光中。
讲台上,老师目眦尽裂、好不威严;讲台下,众人笑趣不绝、起坐喧哗;正中央,三个小个子聚在一起,高高挺起身板,你推我搡...松帆逐步确信:爱可以是无条件的,真心的,就生根在这种平常的人际关系中。
之后每天晚自习下了课,接送松帆的母亲皆能听见他络绎不绝的陈述班内桩事,搞得她都快认全了人。
"妈,我认为咱班的氛围,"松帆常于口边叨念,"永远也不会变质!
""儿啊,你开心就好。
"诚可谓:移船相近邀相见,添酒回灯重开宴。
想到这,马路上电动车刺耳的制动声,生硬地将松帆猛的拽入现实。
一轮月色恰透过几块栅栏参差,星星点点的缀于松帆的面孔。
他茫然了对爱区间的定义,迷失在条件里。
路灯上结成的"茧",阻去了光子们的路途,撞得它们西面逃窜、斑彩肆流,令这漆暗的夜色,沾染上深沉的、彷徨的蓝。
最后,他长舒一口气,无奈的倒在枕上,点开一首最近心心念念的《琵琶行》,不由的坠入梦乡。
......第二天,松帆感到脚步轻盈,一改昔日的倦怠,抄起两大筐东西便朝着校门口信步而去。
"松帆,你作业写完了吗?
"一阵熟悉声音传来,由远及近,干净利落。
松帆蓦然回首,竟然是她!
冉繁穿着一身洁白透净的短袖校服,搭着肩上淡蓝的双肩书包,徐徐向松帆走来,模糊的脸庞渐渐变得清晰。
"啊...我当然没写完了!
那么多,怎么可能..."松帆下意识的回答,头皮屑都快被挠了出来,可却无从蒙盖自己颤抖的声音。
"嘿嘿,我昨晚给熬大夜补回来了,快夸夸我!
"冉繁嘴角挂起船状,眼中星光闪烁,在朝阳印染下,光泽西耀。
"那你挺棒的...可你的组员怎么办呢?
"松帆这时跟冉繁还是同一学习小组,不由得套起近乎。
冉繁顿了一会儿,朝他露出邪魅的笑。
"我可不要这种组员拖我后腿呢..."随着她加紧的步伐淡出在走廊尽头,松帆,才反应过来,默默听见自己早就加快的心跳声。
少许,他也会心一乐。
自那以后,像是算命先生掐准了缘,二人的互动频繁了起来。
实验考试时,他们被分到一组。
松帆细心指导:"玻璃棒搅拌时不要有声响...数据没有保留两位小数...那个弹簧测力计别拿歪!
""知道啦知道啦。
"他在显微镜筒上,偷偷敲***说”恋“的摩斯密码。
化学公开课上,他们隔坐相近,松帆和她几小句闲聊,便调动了兴致。
"一会老师让我们制氧,我要把二氧化锰全加进去,暴力制氧法!
""你好歹毒啊...不过正合我意。
"松帆的腿尖缓缓与冉繁接近,传导起无以言说的”禁忌“。
每次遇过经过,松帆都会敏锐洞察到二人对视次数之多。
"己经形成这种默契了吗?
"他内心顿时燃起一阵熊熊烈火,愈发愈旺。
松帆即使再让自个清醒,也无不为这些小细节、小发现暂封了迷茫,取之以快意。
他每夜每夜的在睡梦中酝酿着快活,心房内的新客人也悄无声息的到来。
他常自无事起便翻他们二人以前的聊天记录,那么平淡。
"可如今呢?
我想肯定能够热烈的!
"在他坐在马桶盖上,为预备的"表白小作文"打着字时,便这样不自觉的展望。
但,毕竟是学生,如今,好不容易打入了高手阵营,怎能不为学习仕途考虑呢?
一模考到史上最高分的松帆,早被安乐冲昏了头脑。
接二连三的小庆幸,让他越来越浮于表面、安于现状。
毫不意外,接踵而至的压力与打击,终让松帆开始认清现实、自我反思。
后半期的二模与体考将要来临......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