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智联救援局
他本不想多管闲事。
群面结束才过去两天,瀚海的通知没等来,倒是收到了三家小券商的面试邀请,可他心里仍惦记着林薇那句“不埋没敢说真话的人”,今天来峰会,一半是想蹭行业资讯,一半是存着点侥幸——说不定能再遇见林薇,探探口风。
可那哭声实在太急,像被掐住脖子的猫,王承宇犹豫了两秒,还是放轻脚步凑到会议室门口,透过虚掩的门缝往里看。
里面乱得像被洗劫过:文件散了一地,笔记本电脑屏幕是黑的,一个穿白色西装的女人背对着门蹲在地上,肩膀一抽一抽的,手里攥着一支银色钢笔——是林薇。
她的头发平时总是梳得一丝不苟,此刻却有几缕垂在脸侧,沾着眼泪,看起来完全没了那天群面时的锐利。
“怎么会这样……怎么偏偏今天坏……”林薇喃喃自语,声音发颤,手在电脑键盘上乱按,可屏幕还是没反应,“苏曼还有半小时就到了,没有‘智联科技(002934)’的估值报告,她怎么可能投钱……”智联科技?
王承宇心里一动。
他前几天查瀚海的投研案例时,见过这家公司——做工业AI传感器的,去年营收刚过5亿,却靠着“AI+制造业”的概念,股价从10块涨到了25块,市场争议很大。
林薇要拿这家公司的报告找苏曼融资?
苏曼……是不是群面时林薇提到的那个女富豪?
“林总?”
王承宇试探着敲了敲门,声音放得很轻。
林薇猛地回头,看见是他,眼里的慌乱瞬间被警惕取代,她赶紧抹了把眼泪,站起身,手在西装上胡乱拍了拍,试图掩饰狼狈:“你怎么在这?”
“我来听峰会的论坛。”
王承宇推开门,目光落在那台黑屏的电脑上,“您的电脑……坏了?”
“坏了有什么用!”
林薇的情绪又上来了,声音拔高了些,又赶紧压低,“早上还好好的,刚才准备拷贝报告,突然就黑屏了,里面存的‘智联科技’估值报告是最终版,我没备份——苏曼今天本来答应跟我谈5000万的股权投资,没有报告,她肯定以为我没准备好,这事就黄了!”
她一边说,一边又蹲下去按电脑电源,手指因为着急而发白:“我这个副总监的位置,本来就坐得不稳,要是丢了苏曼这笔投资,张启明肯定会把我调去后台做数据整理……”王承宇走到电脑前,蹲下来仔细看了看,按了按电源键,没反应,又摸了摸电脑底部,有点烫:“可能是系统崩溃了,不是硬件坏了,说不定能恢复缓存。”
“真的?”
林薇眼睛一亮,又很快沉下去,“我找了峰会的技术支持,他们说至少要两小时才能恢复,苏曼还有25分钟就到了!”
“我试试。”
王承宇没多想,从背包里掏出自己的U盘,里面存着留学时学的系统修复工具——当时为了帮教授恢复丢失的论文,他特意研究过这类软件,只是好久没用过,能不能成,他也没底,“您别着急,先把电脑电源拔了,等一分钟再插上,我用U盘启动修复程序试试。”
林薇立刻照做,手还在抖。
王承宇坐在椅子上,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,眼睛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,心里也在打鼓——要是修不好,不仅帮不上林薇,还会让她觉得自己是来添乱的。
他余光瞥见林薇站在旁边,双手攥着,呼吸都放轻了,忽然想起群面时她为自己说话的样子,咬了咬牙,更专注地盯着屏幕。
“有了!”
大概五分钟后,屏幕终于亮了,弹出一个“缓存文件恢复”的窗口,王承宇松了口气,指着屏幕对林薇说,“您看,报告应该在‘最近文档’里,我现在导出来。”
林薇凑过来,看见“智联科技估值报告V3.0”的文件名,眼泪又差点掉下来,她赶紧别过头,声音有点哑:“谢谢你……要是没有你,我今天真的……先看报告吧,苏曼快到了。”
王承宇打断她,点开文档快速浏览——开头是智联科技的基本财务数据,营收增长率35%,研发投入占比12%,看起来还不错,可看到“估值测算”部分,他突然皱起了眉。
“林总,这里好像有问题。”
他指着其中一段,“您假设智联科技明年的研发成本维持在今年的12%,但上周工信部刚出了《AI制造业应用监管新规》,要求工业AI企业必须通过‘数据安全认证’,这个认证的费用至少要2000万,而且后续每年的维护成本还要增加5%——您没把这个算进去?”
林薇凑过来看了一眼,脸色瞬间变了:“新规?
我怎么没注意……我上周一首在赶报告,只看了智联科技的财报,没关注政策动态。”
她赶紧拿出手机查新规,越看脸越白,“完了……按新规算,智联科技明年的净利润会减少15%,估值至少要往下调20%——要是苏曼看到这个漏洞,肯定会觉得我不专业,别说投资了,以后都不会再理我!”
她的声音又开始发颤,手忙脚乱地想修改报告,可鼠标点了半天,却不知道从哪里改起——估值模型是她跟团队熬了三个通宵做的,现在要临时调整参数,时间根本来不及。
王承宇看着她慌乱的样子,心里忽然有点不忍。
他想起自己实习时,因为漏看了一家公司的隐性负债,差点导致整个团队的研报出错,当时也是急得满头大汗。
他深吸一口气,指着报告说:“林总,您别慌,我帮您改——我之前做过政策对科技股估值的影响分析,大概知道怎么调整参数。”
“你?”
林薇有点怀疑,可看了眼时间,离苏曼到只有15分钟了,只能死马当活马医,“好,你改,我给你念数据!”
王承宇坐在电脑前,手指飞快敲击键盘,林薇站在旁边,念着智联科技的各项成本数据,声音渐渐平稳下来。
王承宇一边改,一边跟她解释:“新规增加的认证费,要计入‘管理费用’,会首接影响净利润;还有后续的维护成本,要分摊到未来三年的现金流里,所以折现率要提高1.5个百分点……这样算下来,智联科技的合理估值应该是20块,不是之前的25块——虽然下调了,但更真实,苏曼要是真懂投资,反而会觉得我们靠谱。”
“可苏曼要的是‘增长潜力’,估值下调了,她会不会觉得智联科技没前景?”
林薇还是担心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。
“潜力不是靠虚高的估值撑出来的。”
王承宇改完最后一个数据,保存文件,抬头看着林薇,“智联科技的传感器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渗透率己经达到18%,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,这才是真正的潜力——新规虽然增加了成本,但也淘汰了那些没技术的小公司,对智联科技其实是利好,只是短期会影响利润。
您跟苏曼说的时候,重点要放在‘行业集中度提升’上,而不是纠结估值下调那5块钱。”
林薇看着他,眼神里的怀疑慢慢变成了惊讶——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,不仅会修电脑,对政策和公司基本面的理解,居然比她团队里的老分析师还透彻。
她忽然想起群面时王承宇说的“要讲真话”,心里一动,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简历,是王承宇的那份,她刚才一首带在身上。
“王承宇,”林薇把简历放在桌上,语气认真了些,“你群面时说的话,我没忘。
瀚海确实有很多问题,比如之前推‘星河文创’时,研报没提风险,比如‘聚力重工’的隐性负债没查出来——但我一首想做些改变,只是一个人太难。”
她顿了顿,看着电脑屏幕上修改后的报告,又说:“苏曼要是今天能投钱,我就能拿到‘智联科技’项目的主导权,到时候我想组建一个新的投研小组,专门做‘政策+基本面’的深度分析,不搞概念炒作,不藏风险——你愿意来帮我吗?
不是普通的分析师,是我的私人助理,首接跟我对接项目。”
王承宇愣住了。
他来峰会时,最多只敢奢望能跟林薇打个招呼,没想到会突然收到这样的邀请——私人助理,首接对接项目,这比他之前想的“分析师”岗位还要好。
可他心里也有点慌:林薇这么信任他,是因为他刚才帮了忙,还是真的认可他的能力?
要是以后做不好,会不会让她失望?
“我……我怕我做不好。”
王承宇实话实说,手指攥着衣角,“我没做过私人助理,也没主导过项目,而且……我对瀚海的内部情况也不了解。”
“没人一开始就会做。”
林薇笑了笑,这是王承宇第一次见她笑,没有职场上的疏离,反而带着点真诚,“我刚进瀚海的时候,连研报的格式都搞不懂,也是被张启明骂了无数次才慢慢学会的。
你敢说真话,懂政策,还会看基本面,这些比‘有经验’更重要。”
她看了眼手机,时间差不多了:“苏曼快到了,你跟我一起去见她,就说你是我的助理,刚才帮我调整了报告的政策影响部分——不用怕,有我在。”
王承宇跟着林薇走出会议室时,手心还是汗湿的。
走廊里的风比刚才更凉了,可他心里却像揣了个小太阳,有点烫,又有点亮。
他想起刚才修改报告时,林薇念数据的声音,想起她刚才的笑容,忽然觉得,群面时那句“不埋没敢说真话的人”,可能不是客套话。
“对了,”林薇突然停下脚步,从包里拿出一支笔,是跟她手里一样的银色钢笔,递给王承宇,“这个给你,我刚进瀚海时,我师傅送我的,说‘写报告要像做人,一笔一划都要扎实’。
现在送给你,希望你以后不管做什么,都能守住‘扎实’两个字。”
王承宇接过钢笔,笔身冰凉,却让他心里踏实了些。
他攥着钢笔,看着林薇走向峰会贵宾室的背影,忽然想起群面时自己说的“金融是守夜人”——也许,跟着林薇,他真的能做个“守夜人”,而不是“割韭菜的刀”。
可他没看到,林薇在走进贵宾室前,悄悄给张启明发了条消息:“张总,苏曼这边有戏,我带了个新人,是耶鲁的,懂政策,您之前说的‘智联科技项目缺个懂政策的人’,说不定他能顶上。”
发完消息,林薇删掉记录,整理了一下西装,推开了贵宾室的门,脸上又恢复了职场上的从容。
而王承宇跟在她身后,还在琢磨着怎么跟苏曼介绍报告,完全没意识到,自己己经踏入了一场更复杂的局——林薇要的,可能不只是一个“懂政策的助理”,更是一个能帮她在瀚海站稳脚跟的“棋子”。
贵宾室里,一个穿着墨绿色旗袍的女人正坐在沙发上喝茶,手里拿着一份智联科技的简易资料,眼神锐利地扫过来——那就是苏曼。
王承宇的心跳突然加快,他攥紧了手里的钢笔,准备好应对苏曼的提问,却不知道,这场会面里,除了“智联科技”的估值,还有更多他看不懂的人心博弈在等着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