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融入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刘延每隔几日就会来药庐,有时是帮王郎中整理药材,有时是来看书,更多的时候,是来找辛欣聊天。

他是科考的学子,准备参加来年的科举。

他对辛欣的 “奇特” 医术充满好奇,常常问她:“辛姑娘,你说的‘细菌’是什么?

为何煮沸的水能杀死它?”

“你说人的血管像河流,那血液在里面如何流动?”

辛欣每次都会耐心地给他解释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现代医学的基础原理,有时还会画简单的人体结构图给她看。

刘延听得认真,时不时会提出自己的见解,两人从《千金方》聊到伤寒杂病,从草药的生长习性聊到人体的经络穴位,从长安的市井风貌聊到未来的志向,越聊越投机。

有一次,刘延带来一本手抄的《外台秘要》,兴奋地对辛欣说:“我在书铺淘到的,里面记载了治疟病的方子,你看这个‘青蒿汁’,是不是和你说的‘青蒿素’有些像?”

辛欣接过书,翻到记载青蒿汁的那一页,心中满是震撼 ——《外台秘要》是唐代医学家王焘所著,里面确实有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,而现代医学中的青蒿素,正是从青蒿中提取的。

她抬头看向刘延,眼中闪烁着光芒:“刘公子,你说得对!

这青蒿汁,或许就是治疟病的关键!”

那天傍晚,两人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,借着夕阳的光,一起研究《外台秘要》里的药方,辛欣给刘延讲青蒿素的提取方法,刘延则给她讲这个朝代的医学发展,晚风拂过,槐树叶沙沙作响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,两人之间的气氛渐渐变得暧昧起来。

秋末的时候,村里突然爆发了疟病,不少村民都病倒了,浑身发冷、高烧不退、大汗淋漓,王郎中的药方效果甚微,药庐里的草药也渐渐不够用了。

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倒下,辛欣急得睡不着觉——疟疾在古代是致死率很高的疾病,若不及时控制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“必须找到青蒿,提取青蒿汁给村民们喝。”

辛欣对王郎中和刘延说,“现在是秋末,青蒿应该还能找到,只是需大量采摘。”

刘延立刻点头:“我这就去召集村里的青壮年,一起去山里采青蒿!”

王郎中也叹了口气:“我再整理些辅助的药方,帮村民们缓解症状。”

接下来的几日,刘延每天天不亮就带着村民去山里采青蒿,傍晚才回来,身上沾满了露水和泥土,手上也被荆棘划了不少小口子。

辛欣则在药庐里熬制青蒿汁,她按照现代医学的方法,将青蒿切碎后用冷水浸泡,再用文火慢煮,这样能最大限度保留青蒿中的有效成分。

阿桃和村里的妇女们也来帮忙,洗草药、烧火、给病人喂药,整个村子都团结起来,对抗疟病。

有天晚上,刘延采完青蒿回来,辛欣见他手上的伤口渗着血,连忙拉过他的手,用煮沸过的温水清洗伤口,再撒上消炎的草药粉,用布条仔细包扎好。

“采青蒿时小心些,别再受伤了。”

辛欣的声音带着心疼,指尖触到他粗糙的手掌,脸颊不由得发烫。

刘延看着她低垂的眉眼,眼中满是温柔,轻声说:“有辛姑娘在,这点伤不算什么。

若不是你,村民们还不知要受多少苦。”

月光洒在两人身上,空气中弥漫着青蒿的清香。

刘延的目光落在辛欣的脸上,轻声问道:“辛姑娘,这场疟病过后,你有什么打算?”

辛欣抬起头,对上他的目光,心中忽然有些迷茫。

她不知道自己能否回到现代,也不知道未来该去往何方。

但看着刘延温柔的眼神,看着村里村民们信任的目光,她忽然有了一个念头:“我想留在这儿,继续帮大家看病。

若是…… 若是刘公子不嫌弃,我还想和你一起,研究更多治病的方子。”

刘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他握住辛欣的手,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条传过来,带着坚定的力量:“我求之不得。

辛姑娘,待我明年参加科举,若是能金榜题名,我便回来娶你,咱们一起在药庐,治病救人,好不好?”

辛欣的心跳骤然加快,她用力点头,眼眶不由得湿润了。

月光下,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,仿佛握住了彼此的未来。

疟病终于在半个月后被控制住了,村民们的身体渐渐恢复,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。

王郎中特意摆了一桌酒,庆祝这场 “胜利”,席间,他拉着辛欣和刘延的手,笑着说:“谢谢你们两个,咱们村的百姓也谢谢你们,以后你们定是一对神仙眷侣!”

村民们纷纷附和,阿桃更是凑到辛欣身边,小声说:“辛姐姐,我好开心,你以后再也不离开啦!”

辛欣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,看着身边温柔笑着的刘延,心中充满了温暖。

她抬头看了看天空,天朗气清,她知道,在这个陌生的朝代,她己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,找到了值得用一生去做的事。

冬去春来,长安的桃花开得正好。

刘延收拾好行囊,准备去长安参加科举。

临行前,他递给辛欣一个精致的木盒,里面装着各种草药种子,还有一支他亲手做的木簪。

“这是我寻来的当归、黄芪的种子,你说过想种一片药田,正好可以用。

这支木簪,你先戴着,等我回来,再给你换一支金的。”

辛欣接过木盒,将木簪插在发髻上,眼眶有些发红:“阿延......科考艰辛,你一定要保重身体,我在村里等你回来。”

刘延点点头,他轻轻拥抱了辛欣一下,在她耳边轻声说:“等着我,欣欣。

我很快就会回来。”

看着刘延离去的背影,辛欣握紧了手中的木盒。

春风拂过,吹起她的裙摆,也吹开了院子里的桃花,花瓣落在她的发间,温柔而美好。

她知道,刘延此去长安,定能金榜题名,而她与他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
长安的春天很深,而他们的未来,也像这春日的阳光,充满了希望与温暖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