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室友的哲学拷问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,像细碎的金线爬上了李小忘的脸颊。

他的睫毛微微颤动,鼻尖还残留着昨夜未洗净的泡面香气。

宿舍里一片安静,只有时钟“滴答滴答”地为这个新的一天计时。

马哲己经醒了。

他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,笔挺地翻开厚厚的哲学原著,神情专注,仿佛己经和黑格尔、康德神交半日。

李小忘却还在被窝里寻思着昨晚的梦,隐约记得自己好像在一片无边的草地上追逐着什么,但那“什么”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。

“又忘了?”

马哲推了推眼镜,声音里带着一点调侃。

李小忘揉揉眼睛,迷迷糊糊地坐起来:“你说什么?”

“我说,你昨晚答应今天帮我去打印社拿论文,可你现在还在床上,梦里是不是也把这事儿忘了?”

马哲故意把“忘”字拉长,像是在用哲学的放大镜审视李小忘的记忆漏洞。

李小忘傻笑两声:“哎呀,不就是一篇论文嘛,你不是最喜欢思考‘存在与虚无’吗?

我的记忆不存在,也没有虚无啊。”

马哲收起书本,转过身来:“你知道吗,黑格尔说,‘存在即合理’,但你的健忘让我怀疑记忆的合理性。

假如记忆总是消失,那我们的人格是不是也变得不合理了?”

李小忘挠挠脑袋,努力在脑海里搜寻黑格尔的身影,结果只想起昨晚的泡面。

他故作深沉地说:“那你说,记忆要是不存在了,人是不是就变成了一张白纸?

每一天都重新开始,多自由啊!”

马哲嗤笑一声:“那你就是自由的‘健忘症患者’,每天都在创造‘新我’。

可按照洛克的理论,人的自我就是靠记忆连续性的。

没有记忆,你还是你吗?”

李小忘眨眨眼,突然来了灵感:“那你说,假如我忘记了帮你拿论文的承诺,是不是就不用负责了?

因为我的‘自我’己经断裂,那个答应的‘我’己经不存在了!”

马哲表情一顿,嘴角勾起:“你这是在哲学上撒赖?

你可以忘记,但社会不会忘记。

康德说,‘道德律在我心中’,你对我的承诺就是你的道德律。”

李小忘一边伸懒腰,一边打趣:“那你说,假如我连康德都忘了,岂不是连道德律都丢了?

***脆变成自由自在的‘无道德动物’。”

马哲摇头:“你可以选择健忘,但不可选择后果。

莎士比亚说,‘记忆是智慧之母’——你现在不记得的是论文,下一次可就可能是银行卡密码,或者是谁喜欢你。”

李小忘眼睛一亮:“那你说,记忆到底有什么价值?

要是只记得痛苦和麻烦,不如干脆都忘了。

像我这样,快乐是今天的,烦恼是昨天的,昨天的我己经‘消失’了。”

马哲笑着抬手:“你这套理论听着像尼采的‘永恒轮回’。

不过尼采也说,人要忘记才能创造新的价值。

你这种过度健忘,岂不是要每天都重新发明轮子?”

李小忘懒洋洋地倒在床上,望着天花板:“那你说,如果记忆只是烦恼的存储器,我忘记了不好的事情,难道不是一种幸福?”

马哲眼里闪过一丝认真:“幸福和记忆并不矛盾。

你忘记了痛苦,也许活得轻松,但也失去了从中成长的机会。

记忆是我们经验的积累,是塑造自我的基石。”

李小忘翻身坐起,撅嘴***:“可你不觉得,有些记忆就是累赘?

比如上周考试我忘带答题卡,结果老师当众批评我,这种‘成长’我宁愿不要。”

马哲耸耸肩:“你可以选择遗忘,但现实不会为你让步。

记忆的价值不在于它让你舒服,而在于它让你成为你自己。

你忘了带答题卡,下次就会记得带,这就是成长。”

李小忘无奈:“你这是站在上帝视角说话。

假如我一首忘记,岂不是永远成长不了?

也许我就是‘遗忘型人格’,专门活在当下,不负责任。”

马哲笑了,语气里带着点温柔:“其实,记忆也是一种选择。

你选择记住什么,就决定了你的世界是什么样的。

健忘不是罪,只是你需要承担健忘的后果。”

宿舍的门外传来走廊里的喧闹声,两人的辩论暂时被打断。

李小忘起身,拿起背包准备出门,忽然又转过头:“对了,你的论文我还记得,昨晚就放在打印社了。

只是……我忘了告诉你。”

马哲愣了一下,随即哈哈大笑:“你这叫选择性记忆吧?

看起来你还是有‘道德律’在心中。”

李小忘得意地一扬眉:“我只是忘了告诉你,并不是忘了做。

你说,这样的记忆是不是更有价值?”

马哲点头:“也许吧,你的记忆碎片比我想象的坚固。

只是偶尔缺几块,让你的人生更有趣。”

李小忘背着包,走向门口,回头眨了眨眼:“哲学家,我要去吃早饭了。

你要不要一起去,顺便再拷问我的‘记忆价值’?”

马哲合上书,站起身:“走吧,也许你会忘了今天吃了什么,但你不会忘了和我一起辩论的乐趣。”

他们并肩走出宿舍,晨光洒在身后。

李小忘的健忘与马哲的哲学,在这个清新的早晨,编织成一场别样的友谊与成长。

记忆的碎片纵然会消失,但他们的欢笑与争论,却在时光里闪闪发光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