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大道的早晨总是夹带着潮湿和未消散的夜色。
苏祈安站在投影屏的一侧,身后的团队成员正低声交流着数据接口的细节。
气氛里有种说不出口的紧张,来自桌对面的西位资方代表。
他们神色各异,案头摆放着文件夹与笔记本电脑,厚重的皮革记事本上印着集团的名字。
苏祈安的指节因微微用力而泛白。
“今年安防市场的增速不如去年,”为首的资方负责人缓缓合上文件,“你们的技术方案确实不俗,但应用场景、落地效益,目前看不出存在刚需。”
苏祈安看着对方,语气不急不躁:“门禁的人脸识别不只是单点创新。
我们用AI做动态风险判定,能实现智能场景自适应。
办公大楼、学校、小区,每一种场景都能得到更安全、更高效的管理。”
程安然坐在一旁,屏幕上滚动着数据模拟界面,静静补充道:“我们己经做了多个实际环境测试,误识率低于千分之二。”
资方那位年长者眯着眼,似乎要从苏祈安的眼里揪出一个漏洞。
“技术很好,但你们的注册资本太少,后台风控怎么保证生命周期?
合作资源呢?”
文件夹旁,一个修长的指尖轻敲桌面。
斜对面坐着一名年轻男子,黑色西装修身得体,眉眼深邃。
他坐姿端正,却没急着插话,而是在每一次苏祈安抬头的时候,捕捉对方的目光。
名牌上写着:“叶知秋灼云投资集团”。
他声音温和地开口:“苏先生,你们寄望于技术裂变驱动市场,但忽略了用户粘性的持续成本。
行业里,前期补贴如同烈酒,后劲却能灼伤人的肠胃。
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”
苏祈安没有立即回应,目光落在背后的白板。
那里还留着昨天程安然匆匆写下的产品架构。
每个模块下面,是一串串手写的数据。
他转身,平静回答:“我们更看重的是生态圈的建设,而非单一工具本身。
数据互联后,大楼物业管理、门禁安保,还有移动支付,这些应用会随着我们的平台扩展,逐步纳入生态。”
会议桌上的水杯被轻轻旋转了一下。
叶知秋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,目光像是无形的压力。
“战略很好听,”另一名资方代表冷冷附和,“市场上己经有好几家在烧钱做类似项目。
苏先生,你们靠什么防止被巨头吞并?”
程安然这时将技术测试报告发到了所有屏幕,安静地补充:“我们做过场景仿真,巨头布局多为通用平台,但在高定制化和隐私保护方面,我们拥有独立算法专利。”
叶知秋终于微微点头,“专利是壁垒,但需要资金、渠道和资源推进商业化。
你们有这些吗?”
苏祈安深吸一口气,“我们希望得到与资方的深度合作,资金只是形式,更看重的是资源互补和产业协同。”
雨声渐重,会议室里的空气拉紧成一条细线。
桌另一端的资方代表望向叶知秋,仿佛在等待他最后的态度表态。
叶知秋并未急于定论,而是视线穿越全场,仿佛每个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下。
那一刻,苏祈安感受到对方隐隐的试探:不是对技术的挑剔,而是对他的应对和底气。
会议结束时,资方留下了合作计划书的初步条款。
程安然收拾电脑时,压低声音,“刚刚那个叶知秋,气场挺不能小看。”
苏祈安点了点头,刚刚在谈判时,他从叶知秋的只言片语和留白的微笑中,隐约读到了更复杂的意图。
走出会议室,雨滴洒在他肩上,清冽又冷静。
他回头望一眼玻璃门,里面叶知秋正与其他资方低语。
那种游走在资本与权力边缘的气息,让苏祈安想起父亲曾经在商界留下的叮咛——真正的风险永远不是数字和合同,而是人心。
他们在大厦大厅汇合,程安然说道:“我看了后面的条款,资方明显要控制技术转让,甚至要求数据授权。
你觉得他们的底线是什么?”
“他们想要的是可控的主动权,”苏祈安答得很轻缓,“但我们要的是自主成长,只能守好底线,不妥协核心。”
程安然迟疑道:“如果叶知秋想用资源换核心,你会怎么选?”
苏祈安沉默片刻,未语。
他的眼前闪过银行短信的数字、家族企业破产那夜的灯光。
他知道现在任何一次交锋都不只是技术或资金,更是一次信念的赌注。
临江大道外的雨未减,城市的浮躁感在玻璃与水气中肆意蔓延。
苏祈安将会议资料塞进公文包里,走向人流密集的地铁入口。
黄启明的电话在这个节点打了进来。
老人的声音一如既往地低沉稳重:“有人和你谈资源换技术了吗?”
苏祈安简要回溯了刚才的谈判,重点讲了叶知秋的态度与资方的条款方向。
黄启明沉吟几秒,语气变得郑重:“祈安,做企业不是单纯比拼技术。
很多投资人更会下场抓住你的软肋,有时候,是底线,有时候,是信念。
你想守住什么?”
苏祈安握紧手机,语气坚定:“守住能改变世界的初心。”
老人声音稍柔,“别急。
市场风云未定,人的变数总多于你想象。
给你点时间,定定心。”
挂断电话后,他望向头顶的地铁灯箱。
城市的喧嚣包裹着所有沉默的挣扎。
当夜,苏祈安回到简陋的工作室。
墙上贴着几页报纸剪影,是赵思彤早前报道的行业变革专题。
一束台灯下,他和程安然整理当天的计划。
“我们要准备下一轮演示了,”程安然道,“媒体那边好像有记者想要约你。”
苏祈安抬头:“赵思彤?”
程安然点了点头,“她今天打过一次电话,说要深入挖掘创业团队的故事。”
苏祈安微微一笑,神情里有责任感也有些锐气,“那正好,明天让她来看见我们的坚守。”
城市的夜己深,热闹从远处逐渐拾阶而上,窗下的雨却暂时告停。
所有人的话语、利益和试探都像那场雨,把苏祈安一次次打进风暴中央。
他知道,风云初起,胜负远未分明。
但雨后的空气,总会透出些微光。
他将所有资料归档,又望向窗外万家灯火。
下一次风暴来临前,团队需要比昨天更强。
每一滴雨水划落的痕迹,都记录着他们步入资本战场的印记。
而这场博弈,才刚沾湿他的鞋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