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华大学的秋日,阳光透过历史系图书馆的高窗洒下斑驳光影。沈砚之站在书架前,
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一本泛黄的《魏晋南北朝史》,金丝边眼镜后的眼神专注而清冷。
二十九岁的他已是学界瞩目的青年学者,却始终保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疏离。"沈教授,
您的邮件。"助手周亦扬将一叠文件放在桌上,"下个月的学术论坛需要您确认议题。
"沈砚之点点头,目光仍未离开手中的古籍。"知道了。"他的声音低沉而简洁,
仿佛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斟酌。这是他的习惯——言简意赅,从不浪费多余的词汇。
图书馆另一端,林溪正埋头在一堆文献中,齐肩的短发随着她专注的动作轻轻晃动。
作为历史系大三学生,她早已习惯了这种被古籍包围的生活。手指灵活地翻动书页,
偶尔在笔记本上画下一个小小的历史人物像——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。"又在画这些?
"室友夏冉凑过来,声音清脆,"我说林溪,你能不能偶尔也想想现实世界的事?
比如...那个让你念念不忘的沈教授?"林溪的脸瞬间红了,慌忙合上笔记本。
"什么念念不忘...就是...就是很崇拜他的学术成就啦。"她结结巴巴地解释,
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,这是她紧张时的标志动作。夏冉翻了个白眼,"得了吧,
从大一到现在,你提起他时眼睛都在发光。可惜人家突然消失了,害你失落了好久。
"林溪低下头,轻轻抚摸笔记本的封面。那是她大一时的笔记,
扉页上还留着一个模糊的名字——沈砚之。当时还是讲师的他,
只在学校短暂停留了一个学期,却在林溪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。"听说他回来了,
"夏冉突然压低声音,"而且已经是副教授了,就在我们系。"林溪的手一抖,
笔掉在了桌上。她抬头望向窗外,秋日的阳光正好,一如那年初遇时的天气。命运的齿轮,
似乎又开始转动了。---新学期的《中国古代史专题》课堂上,林溪早早选了靠窗的位置。
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摊开的笔记本上,她无意识地转着笔,心里却七上八下。
夏冉的消息是真的吗?沈砚之真的回来了?"各位同学好,我是这门课的授课教师,沈砚之。
"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从讲台传来,林溪猛地抬头。站在那里的正是她记忆中的那个人,
只是比三年前更加成熟稳重。简约的白衬衫,深色西装裤,金丝边眼镜后的眼神依旧锐利,
却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沉稳。他的身形依旧挺拔,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"这门课我们将重点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变迁..."沈砚之的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,
"特别是这一时期的文化融合与社会转型。"林溪屏住呼吸,手指紧紧攥着笔。真的是他。
那个在她大一时期只教了一个学期就突然消失的"白月光",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学术偶像,
此刻就站在讲台上,距离她不过几米之遥。"有问题吗?"沈砚之的目光突然落在林溪身上,
她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盯着他看,脸顿时烧了起来。"没...没有问题,教授。
"她结结巴巴地回答,引来周围同学的轻笑。沈砚之微微皱眉,似乎在回忆什么,
但很快又恢复了专业表情。"那么我们继续。"整堂课,林溪都心不在焉。
她偷偷观察着讲台上的沈砚之,
发现他讲课时会不自觉地摩挲眼镜腿——这是她记忆中他紧张时的小动作。
他偶尔会看向她的方向,但每次都迅速移开目光。下课后,林溪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招呼,
却见沈砚之已经被几个学生围住。她收拾书包时,一张纸条从课本中滑落。
"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,晚上七点。我等你。——S"林溪的心跳漏了一拍。S?沈砚之?
他认出她了?他为什么要约她?无数个问题在她脑海中盘旋,但更多的,
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。---傍晚的图书馆格外安静,林溪坐在三楼靠窗的老位置,
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。这个位置是她思考问题时最喜欢的地方,能俯瞰整个校园的梧桐道。
她不确定沈砚之会不会真的来,或者那纸条是不是只是她的错觉。
"你还在这个位置思考问题。"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林溪猛地转身,
看见沈砚之站在那里,手里拿着那本泛黄的古籍笔记——她记得这是他当年随身携带的宝贝。
"沈...沈教授..."林溪紧张得语无伦次,"您...您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位置?
"沈砚之推了推眼镜,嘴角似乎有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。"大一那年,
你经常在这里写论文到深夜。"他顿了顿,"我路过时见过很多次。"林溪的心跳加速,
原来他早就注意过她。"那您当年...为什么突然离开?"沈砚之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,
他摩挲着眼镜腿,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。"有些事情...以后再说。"他转移话题,
"我看了你的期末论文,关于魏晋南北朝士族文化的部分很有见地。""真的吗?
"林溪眼睛一亮,提到历史问题她总是滔滔不绝,
个时期的士族衰落其实反映了整个社会结构的...""所以我想邀请你加入我的研究项目。
"沈砚之打断她,"下个月有个学术论坛,我们需要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文献解读的论文,
你的文献分析能力正好可以派上用场。"林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"我...我可以吗?我只是个本科生...""学术不看年级,看能力。
"沈砚之的语气坚定,"明天下午两点,我办公室详谈。"他转身离开前,
又补充道:"对了,别叫我沈教授,叫我沈老师就好。"看着沈砚之的背影消失在书架间,
林溪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
重逢的喜悦、未解的疑惑、突如其来的合作机会...这一切都让她感到既兴奋又不安。
---沈砚之的办公室比林溪想象中要简洁。一张大书桌,几个书架,
墙上挂着几幅古代地图。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,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。"坐。
"沈砚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,自己则坐在书桌后,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,
"这是项目的基本资料,你先看看。"林溪接过文件,手指不经意间碰到沈砚之的手,
两人都像触电般缩了回去。林溪的脸瞬间红了,低头假装专注看文件,
实际上心跳快得几乎要从胸口跳出来。"这个论坛很重要,
"沈砚之的声音打破了尴尬的沉默,"如果论文被选入核心期刊,
对你以后的学术发展会有很大帮助。""我一定会努力的!"林溪抬头,眼神坚定,
"不过...我担心自己能力不够...""你的论文我看过,"沈砚之推了推眼镜,
"特别是对《世说新语》中士族交往礼仪的分析,角度很新颖。"他顿了顿,
"其实我一直记得你大一那篇关于竹林七贤的作业。"林溪惊讶地睁大眼睛,
"您...您还记得?""印象深刻。"沈砚之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,
"很少有人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们的行为动机。"两人就论文内容讨论了近两个小时,
林溪发现沈砚之虽然外表高冷,但谈起学术问题时眼睛里会闪烁着热情的光芒。
他偶尔会因为一个观点而语速加快,被林溪指出时又会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镜。"时间不早了,
"沈砚之看了看表,"你先回去整理思路,有问题随时邮件联系我。"林溪收拾东西时,
一张照片从她的笔记本中滑落。那是她大一参加文学社活动时拍的,
背景中隐约可以看到沈砚之的身影。"这个..."沈砚之捡起照片,眼神变得复杂,
"你一直留着?"林溪慌忙接过照片,
"啊...就是...就是觉得拍得不错..."她结结巴巴地解释,脸又红了。
沈砚之沉默了一会儿,突然说:"下周三晚上七点,学校南门有家新开的咖啡馆,
他们的手冲咖啡不错。如果你对论文有疑问,可以...可以来找我聊聊。"林溪愣了一下,
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。"好...好的,沈老师。"走出办公室,林溪靠在走廊的墙上,
长长舒了一口气。沈砚之约她喝咖啡?这是学术讨论还是...她摇摇头,
告诉自己不要多想,但嘴角却不自觉地扬起了笑容。---周三晚上,
林溪提前十分钟到了咖啡馆。这是一家装修简约的文艺小店,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,
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和书页的混合香气。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,
紧张地整理着随身携带的论文资料。"抱歉,我来晚了。"沈砚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
林溪抬头,发现他今天没有穿西装,而是简单的白衬衫配牛仔裤,
看起来比课堂上年轻了许多。他手里拿着两杯咖啡,在她对面坐下。"我点了美式,
不知道你喜不喜欢。"他将一杯咖啡推给林溪。"谢谢,我平时也喝美式。"林溪接过咖啡,
手指无意中碰到沈砚之的手,两人都迅速缩回手,气氛一时有些尴尬。"论文写得怎么样了?
"沈砚之率先打破沉默。林溪松了口气,开始谈论她的研究进展。谈到兴奋处,
她甚至忘记了紧张,手舞足蹈地比划着。沈砚之静静地听着,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,
眼神中带着赞许。"你对《颜氏家训》的理解很独特,"他说,
"特别是关于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部分。""这只是初步想法,
可能还不够成熟..."林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。"不,很有价值。"沈砚之认真地说,
"我们可以从社会学角度进一步拓展。"两人讨论得正投入,
一个优雅的女声突然插入:"砚之,真巧在这里遇见你。"林溪抬头,
看见一个穿着得体连衣裙的女子站在桌边,妆容精致,笑容温婉。"曼琪?
"沈砚之看起来有些意外,"你怎么在这里?""听说这家咖啡不错,就来试试。
"女子——苏曼琪的目光落在林溪身上,"这位是?""我的学生,林溪。"沈砚之介绍道,
"林溪,这是文学系的苏曼琪老师。""哦,就是那个加入你项目的本科生?
"苏曼琪的笑容依旧温婉,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审视,"砚之真是慧眼识珠呢。
"林溪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,小声说:"苏老师好。""不介意我加入你们吧?
"苏曼琪不等回答就拉开椅子坐下,"正好我最近也在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文学,
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。"接下来的讨论变得有些微妙。苏曼琪频繁地与沈砚之交换眼神,
两人似乎有很多共同话题,而林溪则越来越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。她几次想插话,
都被苏曼琪巧妙地岔开话题。"时间不早了,"林溪看了看表,"我该回宿舍了。
""我送你吧。"沈砚之站起身。"不用麻烦了,我自己回去就好。"林溪勉强笑了笑,
拿起包匆匆离开。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林溪的心情复杂难明。
沈砚之和苏曼琪之间那种默契让她感到不安,
而苏曼琪看她的眼神更是让她觉得对方并不欢迎她。也许,
她真的只是沈砚之的一个普通学生而已。---接下来的两周,
林溪全身心投入到论文写作中。她每天泡在图书馆,查阅大量资料,经常熬夜到凌晨。
沈砚之通过邮件给了她很多指导,但两人再也没有单独见过面。这天晚上,
林溪又在图书馆待到闭馆。她收拾东西时,发现沈砚之坐在不远处,似乎也在工作。
"沈老师?您还没回去?"林溪惊讶地问。"在审一篇论文。"沈砚之合上电脑,"你呢?
这么晚还在。""论文遇到点问题,想再查点资料。"林溪揉了揉酸痛的脖子。"走吧,
我送你回宿舍。"沈砚之拿起外套,"顺便可以聊聊你的论文进展。"秋夜的校园格外安静,
路灯下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。林溪走在沈砚之身边,
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和咖啡混合的气息。"你的论文框架基本没问题,"沈砚之说,
"但第三部分的理论支撑还需要加强。""我也觉得那里不够扎实,"林溪点头,
"但找不到合适的理论切入点...""可以尝试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入手,
"沈砚之建议,"魏晋士族的文化传承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资本积累。
"林溪眼睛一亮,"对啊!我怎么没想到!"她兴奋地说,
"这样就能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联系起来了!"看着林溪兴奋的样子,
沈砚之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。"你笑什么?"林溪问。"没什么,
"沈砚之推推眼镜,"只是觉得你谈起学术问题时眼睛会发光,像...像发现了宝藏一样。
"林溪的脸又红了,幸好夜色掩饰了她的尴尬。"沈老师您过奖了。"到了宿舍楼下,
沈砚之突然说:"明天晚上我办公室没人,如果你需要讨论论文,可以来找我。
""好...好的。"林溪点头,心里却有些忐忑。单独在办公室?会不会太晚了?
"别担心,"沈砚之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,"只是学术讨论。而且..."他顿了顿,
"我想补偿一下上次咖啡馆的事。"林溪愣了一下,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原来他也察觉到了那次的不愉快。"没关系,苏老师很有见地,我学到了很多。
"沈砚之沉默了一会儿,突然说:"曼琪是我的同门师妹,我们认识很多年了。
"林溪的心沉了一下,原来他们是这样的关系。"我知道,沈老师。""不是你想的那样。
"沈砚之似乎想解释什么,但最终只是说,"明天见。"看着沈砚之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,
林溪的心情更加复杂了。沈砚之的话是什么意思?他和苏曼琪到底是什么关系?而她自己,
又该如何定位与沈砚之之间的关系呢?---第二天晚上,
林溪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沈砚之的办公室。门虚掩着,她轻轻敲了敲。"请进。
"沈砚之的声音从里面传来。办公室里只开了一盏台灯,光线柔和。沈砚之坐在书桌后,
面前摊开着几本古籍和她的论文草稿。看到林溪进来,他推了推眼镜,指了指对面的椅子。
"坐吧,我给你泡了茶。"林溪惊讶地发现桌上真的有两杯热气腾腾的茶。"谢谢沈老师。
"她接过茶杯,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度。"你的论文我看了,"沈砚之切入正题,
"第三部分的理论框架已经完善了,但案例分析还可以更深入。
"两人就论文内容展开了详细讨论。林溪发现,单独相处时,沈砚之比课堂上要放松许多,
偶尔还会开个小玩笑。谈到一个有趣的史料时,他甚至笑了起来,
林溪这才发现他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。"沈老师,您笑起来真好看。"林溪脱口而出,
随即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,脸瞬间烧了起来。沈砚之也愣了一下,随即轻咳一声掩饰尴尬。
"谢谢。"他低头假装看论文,林溪却清楚地看到他的耳朵也红了。讨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,
当林溪准备离开时,沈砚之突然说:"林溪,有件事我想告诉你。""什么事?
""关于三年前我为什么突然离开..."沈砚之的表情变得严肃,"不是因为学校的原因,
而是..."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,苏曼琪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份文件。"砚之,
这个文件需要你签字..."她看到林溪,笑容僵了一下,"哦,林同学也在啊。""曼琪,
现在不太方便。"沈砚之的语气有些生硬。"没关系,我正要走了。"林溪迅速收拾东西,
"沈老师,谢谢您的指导,我先回去了。"她几乎是逃一般离开了办公室,
没有看到身后沈砚之复杂的眼神和苏曼琪若有所思的表情。回到宿舍,
林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。沈砚之刚才要说什么?三年前的真相到底是什么?
而苏曼琪为什么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?这些问题在她脑海中盘旋,让她无法入睡。
第二天一早,林溪收到沈砚之的邮件:"昨晚的事抱歉,改天再谈。论文进展很好,
继续保持。"简短的文字中,林溪却读出了一丝无奈和歉意。她叹了口气,
决定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论文上,其他的...顺其自然吧。---学术论坛当天,
林溪早早就来到了会场。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如此正式的学术活动,紧张得手心直冒汗。
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连衣裙,化了淡妆,看起来比平时成熟了许多。"林溪!这里!
"周亦扬向她挥手,他是沈砚之的研究生,也是这次论坛的志愿者之一。林溪走过去,
发现沈砚之和苏曼琪已经坐在那里了。"沈老师,苏老师。"林溪礼貌地打招呼。
"来了就好,"沈砚之点点头,"论文PPT准备好了吗?""准备好了。"林溪拿出U盘,
"不过我还是有点紧张...""别担心,你准备得很充分。"沈砚之的语气中带着鼓励。
苏曼琪微笑着说:"林同学,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紧张是正常的,放轻松就好。
"林溪勉强笑了笑,在周亦扬旁边坐下。论坛开始后,她越来越紧张,
特别是想到自己要在众多学者面前发言时,手心直冒汗。"别紧张,"周亦扬小声说,
"沈老师相信你,你肯定没问题的。"林溪点点头,深呼吸几次,稍微平静了一些。
终于轮到她发言了。走上讲台时,她的腿还有些发软,但当她看到台下沈砚之鼓励的眼神时,
突然感到一股力量。她开始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,声音从颤抖变得坚定,
眼神也从躲闪变得自信。"林溪的论文很有见地,"点评环节,一位知名学者这样评价,
"特别是将社会学理论与历史文献结合的部分,角度新颖,论证充分。
"林溪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,这是她第一次得到如此高的评价。下台时,
沈砚之向她伸出了大拇指。"做得很好。"他简短地说,但眼神中的骄傲却掩饰不住。
苏曼琪也走过来,"恭喜你,林同学,表现很出色。""谢谢苏老师。"林溪礼貌地道谢,
但心里却有些别扭。她总觉得苏曼琪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勉强。论坛结束后,
主办方举办了简单的酒会。林溪正准备离开,沈砚之却叫住了她。"等一下,我有话对你说。
"两人走到会场外的露台上,夜风吹拂着林溪的头发。沈砚之看着她,眼神复杂。"林溪,
关于三年前的事...""砚之!"苏曼琪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,"大家都在找你呢,
过来合个影吧。"沈砚之皱了皱眉,"曼琪,现在不是时候。""就一会儿,大家都在等你。
"苏曼琪坚持道。沈砚之犹豫了一下,对林溪说:"等我一下,马上回来。
"看着沈砚之和苏曼琪离开的背影,林溪感到一阵失落。每次关键时候,苏曼琪总是会出现。
她叹了口气,决定不等了,自己先回学校。走在回校的路上,林溪的手机响了,
是沈砚之的短信:"对不起,又让你等了。明天晚上老地方见,我一定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你。
"林溪盯着手机屏幕,心情复杂。--第二天晚上,林溪如约来到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。
沈砚之已经在那里等她了,面前放着两杯热茶和那本泛黄的古籍笔记。"抱歉,
昨晚又让你等了。"沈砚之开门见山。"没关系,"林溪摇摇头,"沈老师,
您要告诉我什么?"沈砚之深吸一口气,"三年前我离开,是因为我父亲突然病重,
需要去国外治疗。"林溪惊讶地睁大眼睛,"沈教授他...生病了?""是的,
"沈砚之点头,"当时情况很紧急,我甚至来不及和任何人告别就匆匆离开了。"他顿了顿,
"包括你。"林溪的心跳加速,"包括我?""是的,"沈砚之直视她的眼睛,
"当时我已经注意到了你,你的论文,你在课堂上的提问,
还有你在图书馆的身影..."他停顿了一下,"我本想等学期结束后正式认识你,
但没想到...""所以您不是故意消失的?"林溪的声音有些颤抖。"当然不是。
"沈砚之的表情变得痛苦,"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自责,
特别是想到你可能会误会我...但我父亲的情况不允许我分心。"林溪感到一阵心疼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