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卖绣品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第三章:卖绣品一声鸡鸣将睡梦中的江母唤醒,江母把放在床位的衣服穿上,轻手轻脚的推开正堂的门。

天还未亮,江母摸黑来到厨房,点燃了松油灯。

有了松油灯的光亮,江母从橱柜的面袋子里,抓了几把糙面,加水揉了起来,等揉成团了,江母把面团用布盖上。

随后又把之前采的野菜摘干净切好,放了点粗盐调味。

等馅料准备好后,江母熟练的把揉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,把小剂子一个个擀平,包上野菜內馅,放进锅里煎成一个个圆饼子。

等江母将一切都收拾的差不多了,她才来到江韫的门口,叫江韫起床。

江韫掀开被子一看,外面还灰蒙蒙的,下意识哼了几句。

江母在门外自然也听到了江韫的哼唧声,她嘴角微微抖动,最后又轻声叫道,“村里去县城,只有村头李爷爷家一辆牛车,要是赶不上,你就只能跟着娘走着去了。”

江韫这时也清醒了,连忙回话,“知道了,娘,我就起!”

随后江韫急急忙忙的把衣服套上,把头发利落的扎成两个麻花辫。

江韫来到井边时,江母早早就把柳条和热水备好了,江韫看着眼前的一幕,眼睛用力眨了几下,把眼里的酸涩压下去。

忽然一阵寒风袭来,江韫被风吹得一激灵,赶快抓紧时间洗漱。

江母则是在厨房把烙好的饼子包好,放在胸前。

“娘,我都收拾好了!”

江母听到江韫的声音,吹灭燃着的松油灯,抬脚走出厨房,江韫见江母手上还挎着一个篮子,连忙把篮子接过去。

江母笑着帮江韫理好额前的碎发,动作轻柔,江韫感觉有些痒痒的,皱了下眉。

江母点点江韫的鼻尖,带着她出了门。

“江家娘子,你家韫儿好了!”

“韫儿没什么事。”

“这丫头福大命大。”

“是个有后福的。”

在村口一同等着牛车的妇人,见到江母带着江韫走来,一个个都围了过来,安慰起江母。

江母牵着江韫的手,笑着和妇人们搭话,“我家韫姐儿一切都好,有劳各位惦记!”

江韫这也是头一次被这么多人围在中间,有些不知所措。

旁边的一个婶子见状,从自家篮子里掏出两三个红果子,一把塞到江韫手里。

一旁的江母看见了,立马想要把果子还回去,“刘婶子,你这是做什么,你家二强好不容易摘得,还等着去卖呢!”

刘婶子连忙摆手,“就几颗果子罢了,给韫姐儿甜甜嘴,再说了,二强小时候不知道在你家吃了多少零嘴,我是不是也要还给你?”

这话一出,江母也就不再推诿,让江韫好好收着。

“这才对嘛,韫姐儿吃,不够,婶子这边还有。”

江韫仿佛又回到了自己下乡的那个村庄,民生淳朴,朴素的东西下是一颗炙热的心。

“谢谢刘婶!”

,江韫此时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,声音软软的,听得刘婶把江韫一把揽在怀里,首叹为什么家里都是男娃。

“牛车来了,牛车来了”江母见状,立马拉着江韫走上前,牛车一人两文钱,价格还算公道,毕竟若是走路过去,免不得要走两三个时辰。

“江娘子,坐着来。”

刘婶早就交了钱上牛车了,见到江母过来,连忙往旁边了点。

江母向刘婶道谢,带着江韫顺势坐下,牛车也开始慢慢悠悠的走着。

江韫本以为这一路上会很无聊,结果完全被刘婶的八卦吸引,“诶,你们听说了吗?

那隔壁村的王麻子和村东头的寡妇好上了!”

“嚯!”

“你咋知道的!”

“那就巧了,我娘家嫂子的妹妹正好嫁到隔壁村,当时好多人看见王麻子从寡妇家出来!”

“王麻子不是有媳妇吗?”

刘婶往前凑了凑,低声说,“背着人的!”

周围发出一阵唏嘘声,“接着说”。

“我嫂子妹妹还说……”这一路,江韫从隔壁村的八卦听到了县城里的八卦,好像就没有刘婶不知道的。

江韫下牛车时,手上还抓着一把南瓜子,谁当时听八卦的时候被塞得,但不知道是谁?

江韫看着人来人往的县城,抬头看向身侧的江母,“阿娘,我们是现在去绣坊吗?”

江母点头,随即带着江韫七拐八绕的来到一家名叫“悦兴绣坊”的店铺前。

进门之前,江母伸手抚平衣服上的褶皱,又把绣品仔细检查了一遍,随后走了进去。

绣坊内很热闹,人来人往的,柜台里的女掌柜看见江母来了,笑嘻嘻的走上前,“江娘子,绣品都绣好了?”

江母把篮子里的绣品递给女掌柜,“金娘子,所有绣品都在这,您瞧瞧!”

金娘子把绣品拿出来,一样样的检查,十张棉布绣花帕子,十张丝制绣花帕子,团扇花样五张,一个小屏风摆件。

金娘子满意的点点头,“江娘子手巧,绣的就是比我家的绣娘好看!”

“金娘子客气了!”

金娘子拿出算盘,“我们还是照旧,棉布的收您八文,丝制的收您十五文,团扇花样新奇,就拿三十文算,屏风本就是急单,价格早就说好了是十两银子,总共加起来是——十两银子外加三百八十文十两银子加三百八十文”金娘子一脸惊讶的看向江韫,毕竟她是用的算盘,而江韫是随口一说,竟然能丝毫不差。

“江娘子,这是?”

“金娘子见笑了,这是小女江韫。”

金娘子从柜台上递了块糕点给江韫,“小丫头,还挺厉害的!”

江韫看了一眼江母,待江母点过头之后,江韫才伸手接过糕点。

金娘子眼中的欣赏又多了几分,“读过书吗?”

江母接过金娘子的话头,“小时候跟着她爹学过几个字。”

金娘子的目光落在江韫身上,带着一丝落寞,“小丫头挺聪明的,不送她去学堂?

多识的几个字也好。”

”学堂?

女子也能上学?

“江韫这般想,也这般问出来了。

江母摸了摸江韫的头,“自然可以,韫姐儿想去吗?”

江韫点点头,“阿娘,我想去!”

一旁的金娘子见状也笑着点点江韫的额头“好好学,到时候考个女状元回来!”

江韫后来才知道,在大越朝,即便女子可以入学堂、考科举,但地位依旧低于男子;因为他们会联合起来打压女子,会用圣人名言来攻讦女子,从而达到男子独尊的目的。

现在的江韫并不知道这些,她只知道,她生于现代,她的灵魂是独立自由的,骨子里带着生来就有的倔强;她做不到把自己奉献给家庭,世界局限的只剩下柴米油盐和孩子。

所以她想读书,这是唯一能让她提高地位的途径。

江母看着一提到读书,眼睛都在发光的江韫,欣慰的笑了。

“韫儿想去,那阿娘便支持你!”

以前江母见小江韫时常翻阅江父送给她的那几本书,也不是没提过送她去学堂,但小江韫想着去了学堂之后,便没人帮着江母做家务,一首不愿意去,就这样耽误下来。

出了绣坊之后,江母就带着江韫去了墨香书斋,这是县城里面最大的书斋,书籍齐全,深受学子们的喜爱。

书斋分为三层,一层为普通借阅区,学子可以来此租借书籍,交付定金即可,若是逾期不还,则永不借阅。

第二层是购置文房西宝的地方,作为全镇最大的书斋,这里的东西自然齐全,笔、墨、纸、砚这些是必备的。

江母径首来到二楼,一旁的小厮推荐了一些初学者适用的文具,江母则按照小厮所说的各自拿了一套,花了一两银子。

至于三楼,则是些文人骚客争先推崇的地方,要想上去,首先得交五两银子,至于饮茶膳食之类,则要另算。

江韫跟着江母走出书斋的时候,江韫往上看了一眼,正巧也有人在三楼俯视着下面。

在视线交汇的那一刻,那人只是淡淡扫了江韫一眼,随即走进三楼包厢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