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:王允筹谋-踱步沉思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烛光熄灭后的书房,浓稠的黑暗如墨般肆意流淌。

王允缓缓从书桌前站起身来,心绪如麻,沉重的负担让他的身形略显佝偻。

他深吸一口气,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,却无法驱散那如影随形的焦虑。

黑暗中,王允开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,脚下的步伐凌乱而急切,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钧之重。

他的脑海中首先浮现出董卓那嚣张跋扈的面容,那充满贪婪与残暴的眼神,仿佛恶魔在人间的化身。

“董卓,你这逆贼,仗着手中的兵马,竟敢如此肆意妄为,将汉室的尊严践踏在脚下!”

王允在心中愤怒地咒骂着,脚步也随之加快。

王允停下脚步,手扶着书架,思绪回溯到董卓初入京城之时。

那时的董卓,还假惺惺地宣称要辅佐汉室,重振朝纲。

可没过多久,他的狼子野心便暴露无遗。

他废黜少帝,另立献帝,完全掌控了朝政。

自那以后,朝堂之上再无正义可言,董卓肆意任免官员,安插亲信,将整个朝廷变成了他的私人领地。

“如今董卓势力庞大,党羽众多,要想将其铲除,绝非易事。”

王允紧皱眉头,喃喃自语道。

他想到董卓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将领,吕布之勇,令人胆寒;李傕、郭汜之流,也是凶狠残暴之辈。

董卓的军队更是装备精良,训练有素,在京城周边形成了严密的军事控制。

王允继续踱步,脚步愈发沉重。

他深知,仅仅依靠武力对抗董卓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
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,既能铲除董卓,又能避免引起更大的动荡和战乱。

“或许可以联合朝中其他忠臣义士,共同谋划?”

这个想法刚一出现,王允便摇了摇头。

如今朝堂之上,大多官员迫于董卓的***,敢怒不敢言。

即便有少数几位忠义之士,也势单力薄,难以形成有效的力量。

“要不向地方诸侯求助?”

王允想到了那些拥兵自重的诸侯,如袁绍、袁术、曹操等。

他们各自拥有一定的实力和势力范围,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,或许有一线希望。

但王允心中又充满了担忧,这些诸侯又何尝不是心怀叵测,他们真的会为了汉室的安危,挺身而出,还是会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,甚至取而代之?

王允停下脚步,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

他意识到,寻求外部的帮助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,稍有不慎,便会引狼入室,让局势变得更加不可收拾。

“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?”

王允感到一阵绝望涌上心头。

他抬头望向黑暗的虚空,仿佛在向上天祈求指引。

这时,王允想起了历史上那些成功铲除奸臣的故事。

“当年霍光能够废掉昌邑王,重振汉室权威,我王允难道就不能效仿?”

但他随即又苦笑摇头,如今的局势远比当年复杂得多,董卓的势力远非昌邑王可比。

王允重新迈开脚步,心中不断权衡着各种可能的策略。

他想到了暗杀,可董卓身边戒备森严,刺客难以近身;他想到了用计离间董卓与其手下的关系,可董卓生性多疑,又有李儒等谋士为其出谋划策,此计恐难奏效。

“到底该如何是好?”

王允的额头己满是汗水,尽管书房内凉风阵阵,他却感到燥热难耐。

他的脚步越来越快,仿佛在与时间赛跑,与命运抗争。

突然,王允脚下一个踉跄,险些摔倒。

他稳住身形,靠在墙上,大口喘着粗气。

“不行,我不能乱了方寸。

越是在这危急关头,越要冷静思考。”

王允闭上眼睛,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。

他回想起自己一生对汉室的忠诚,想起先皇对自己的信任和嘱托。

“我王允绝不能让汉室江山毁在董卓这等奸贼手中!”

一股坚定的信念在他心中重新燃起。

王允缓缓睁开眼睛,目光中透露出决然。

“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,我也要找到铲除董卓的办法,拯救汉室于水火之中!”

他深吸一口气,调整了一下呼吸,再次开始在书房中踱步,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