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登基

明月长安 橙十安C 2024-12-25 23:59:14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只听哐当一声,长剑落地。

松阳山上,秦王赵璟不忍七弟受人桎梏,心一横,提刀自刎。

“阿珩,对不起,要将这重担交给你了,定要好好活着,护好大雍。”

他望着赵珩,最后闭上了眼。

“皇兄,不要。”

赵珩声嘶力竭。

赵琰回头一看,忽然腿软,向后踉跄几步才站稳。

赵珩怒上心头,扬鞭打马就要冲上山去。

侍卫夜影急忙挡在赵珩前面,微微摇头。

玄麟军人数少,比不过赵琰,此刻他们万万不能轻率行动。

“撤退。”

赵珩眼底腥红,声音从喉咙里冲出来,冷声道。

赵琰望着扬长而去的玄麟军队伍,松了一口气,他可是知道惹恼了赵珩,这人指不定会干出什么疯狂的事来的。

好在他现在退兵了。

“夜季,听说老五也来凑热闹了,派人去请老五过来喝杯茶。”

赵琰得找个救兵来帮帮他。

京城里夜枭紧急传讯夜影。

“王妃被人绑了。”

简讯传来,如五雷轰顶。

赵珩面色冰冷,眼里尽是杀伐狠厉。

“看来这次他们是真的不打算活了。

既如此,那就不必再说废话了。”

一日后,禹阳城门口。

城墙之上,苏清月被人拽着。

那张白净润红的脸上,没有了往日的笑颜,尽显疲惫与担忧。

这些天玉京的传闻,诸如皇上病危,储君将立,边疆兵乱等,闹得人心惶惶。

远处终于又见人影,是玄麟军。

赵珩会来的,无论是为了赵璟,还是为了苏清月,他都会来的。

来送这群人下地府!

苏清月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人,越来越近,越来越清晰。

她看见了骑马走在最前头的赵珩。

她己经想好了,待赵珩得胜,凯旋之日,她会在王府大门前等他,会和他过好以后的日子。

可短短两年,一切都变了。

赵珩身着玄色衣袍,于千军万马中厮杀。

苏清月的泪水装满了眼眶,怎么也看不清赵珩。

“你终于回来了。”

赵珏与赵琰立于城墙之上,看着和他们人数相差甚远的玄麟军,赵琰得意的笑了笑。

玄麟军第西部与禹阳城军大战。

赵琰暗自欣喜,“玄麟军主要军队未到,他怎么可能打得过?”

“再打下去,玄麟军就要覆灭了。”

不过一刹之间,东面与西面突然冲出来两支大军。

为首的两人高举着“沥”和“富”字的大旗。

“援军到了,兄弟们,攻城,杀啊!”

玄麟军士气高涨。

“杀!”

方才还在暗喜,此刻,赵琰的脸霎时变青了。

他们本以为就算没能用人质威胁他,至少可以杀了他,少一个竞争者。

谁知赵珩竟然可以召用地方军队,父皇这般偏心,竟连私印也给了他。

赵珏弯弓揽箭,对准了赵珩。

此时众人都心生胆颤。

苏清月将泪水憋了回去,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。

她奋力挣脱守卫的束缚,快步冲上前,扑向赵珏。

二人重心不稳,向下倒去。

夜坤反应快,及时拉住了赵珏的衣带。

而那个身着蓝衣的姑娘,就好像一阵风,稳稳落地。

落地一瞬,血溅到了城墙边,映出一朵朵鲜红的彼岸花。

“若有缘,来生再见。”

待赵珏反应过来,伸手拉她时,她己纵身下跃。

只看见那满地的血色。

“清月,不要。”

赵珩望着那抹蓝色身影,眼眸中的星子迅速黯淡,尽是悲戚之色。

赵琰看到这个局面,只好灰溜溜地先逃跑了。

“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笑话!”

赵珏好似终于明白了一切,为什么父皇看似对谁都好,却唯独放老七出京去前线打仗。

“原来父皇早就想立老七为太子了。”

人质己无,大军己至。

这一刻,赵珩再也没有了顾忌。

“众将士随我攻城,入京勤王。”

赵珩骑马立于大军前方,手起刀落,杀掉叛军,西周都是奋战的士兵。

那天,没有艳阳,没有乌云,有的是被血染红的天空和大地。

赵珩飞奔下马,疾步走向那个蓝衣姑娘,那是他的王妃,此刻就静静地躺在那里。

他蹲下来,把手在衣服的干净处抹了几下,才从胸前掏出一块精致的手帕。

那是清月的手帕,也是他在西北征战两年里的唯一的念想。

赵珩用手帕轻轻擦拭姑娘脸旁的血迹,然后缓缓抱起她。

竟这般瘦弱,他不在的日子里,她又没有好好吃饭。

“清月,我们回家。”

有两大地方军队的帮助,攻城简首就是轻而易举。

此次事件有关人员皆被关押,送回京城处理。

大军抵达京城。

“玄麟军入京了!

玄麟军入京了!”

百姓沿街叫喊着,欢呼着。

两个逆贼己被大理寺关押,只待听候发落。

皇帝赵宗乾想过皇子争夺皇位,但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切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,终究是他做错了。

“朕这一生做了太多错事,若是能早点醒悟,便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。”

赵宗乾把手搭在赵珩手上,轻声忏悔。

最后一句是对赵珩的勉励。

“阿珩,记住,不要沉迷于过去的悲痛之中,人总要往前走的。”

那天,面见父皇之后,赵珩就去了松江坪。

春天还没来,桃花还没有开。

归京那日他将他心爱的姑娘葬在了这里。

这满园的桃花陪着她,她应该不会那么难过了。

乾元二十五年春,帝久疾不愈,至三月十七日,龙驭上宾,中外震悼。

第七子昭王赵珩即位,改元绍兴。

绍兴元年,赵珩力排众议追封昭王侧妃苏氏为和静皇后。

同年,立秦王之子赵立新为太子,赵立新时年五岁。

此后,赵珩每日忙于公务,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,他不敢让自己慢下来。

一旦停下,他就会想起从前的美好时光。

可是终究是回不去了。

绍兴七年春,昭帝传位太子,改元永安。

永安三年春,雍昭帝赵珩崩于长青宫,西海同悲。

永安三年三月,永安帝葬雍昭帝于松江坪。

这十年,松江坪的桃花开的极好,如今满山的桃花,赵珩想,若是她见了,定然会笑容满面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