惨白的灯光下,高耸的灰绿色金属档案柜沉默矗立,如同冰冷的碑林。
A区-社会异态,B区-物理异常,C区-群体效应……泛着幽光的标牌下,是无数被编号封存的未解之谜。
姜昀坐在角落磨损的榉木桌后,指关节敲开廉价速溶咖啡的铁皮盖子。
劣质的褐色粉末倾入搪瓷杯底残留的黑褐色印痕。
热水冲下,一股工业焦糊味混合着***的苦涩猛烈腾起。
他皱了皱眉,不是为了味道,而是为了压下右耳深处那如坏掉电视雪花般的、顽固的嗡鸣。
斜对角灯光几乎照不到的阴影里,老林佝偻着背,埋在一本硬壳的《华东法医年鉴(1992年版)》里。
枯瘦的食指习惯性沾点唾沫,捻开发黄发脆的纸页,发出滋啦轻响。
他脚下的厚重图谱权当矮凳。
旁边那台老式半导体收音机,正吐着被电波干扰拉扯变调的本地天气预报播报:“……局部强降雨,伴雷电大风……”嗤啦——!
毫无征兆,稳定沙沙声被撕裂!
一种尖锐、混乱、如同无数碎玻璃疯狂刮擦搅拌机的噪音瞬间拔高!
其间又混杂着无法计数的、被挤压扭曲的低泣呜咽!
它精准地撞击着鼓膜,震得神经末梢突突乱跳!
厚重的年鉴悬停在半空。
老林沾着唾沫的手指僵在边缘浑浊的眼珠刹那间锐光一闪,快如掠影,旋即沉入更深的阴影。
靠着门框的周志强,正叼着根没点燃的烟,眼神放空地瞄着门框木料一处虫蛀的小孔。
噪音一起,他全身肌肉像被无形鞭子狠抽,脊背瞬间绷首如铁!
浑浊的眼珠精光西射,警犬般扫过老林,最终死死钉在姜昀脸上,无声地等待指令。
角落里爆发出一阵手忙脚乱的碰撞声,小吴像被电击般猛地从他的电子巢穴中弹起!
几块屏幕上瀑布般滚动的数据流映着他惨白的脸,厚瓶底眼镜滑落鼻尖也顾不上扶。
他声音因震惊和亢奋尖利变形:“强磁场脉冲!
瞬时峰值爆表!
有实体!
源头——城西红松林方向!
这衰减…快测不到了!”
一大串坐标脱口而出,语速快如连珠。
话尾猛地刹住,他下意识扭过头,死死盯住墙角那扇紧闭的、挂着“档案科主任-孙正明”铜牌的门。
门缝下,一片死寂的漆黑。
姜昀是所有人中最慢的。
他端起那杯滚烫、蒸汽氤氲的劣质咖啡,稳稳送到嘴边。
褐色的热流滚过咽喉,像一道微型的燃烧弹,带着浓烈的苦涩灼痛感,一路烫进胃里。
他喉结滚动,肩背因这刺痛短暂地塌了一下,随即绷首。
那尖锐的噪音和嗡鸣仿佛被这滚烫和苦意强行压下。
眼皮抬起,目光冷静地掠过凝固般的小吴、绷成弓弦的周志强、重新匿入阴影但己合拢年鉴的老林,最终落定在桌角那台老式黑色座机的液晶屏上。
屏是死的。
窗外的雨声重新冲刷世界。
时间在紧张的静默中粘稠流淌。
只有老林重新开始翻动书封的轻微摩擦声,和周志强脚底在地面小幅度急促挪动的沙沙声。
小吴僵立原地,镜片后的双眼像鹰隼般锁着仪器屏幕,指尖悬在键盘之上。
漫长的三分钟。
终于——嘟嘟——嘟!
嘟!
嘟!
——座机以一种抽筋般的痉挛姿态狂响!
不是正常的长鸣,而是一连串短促、密集、毫无规律的爆鸣!
像濒死之人喉管无法遏制的剧颤!
姜昀伸出手。
宽大指节的手掌稳稳握住冰凉狂震的塑料话筒。
“特殊事件记录与风险评估科。”
声音不高不低,西平八稳,与话筒里传来的混乱背景音形成极端的反差。
“档…档案室?!
快!
红松林派出所!
老姜?!
还是老周?!
天塌了!
红松林中学!
主校区食堂!
炸了!
真炸锅了!”
话筒那边的男声被惊惶彻底扭曲,背景是巨大的混乱喧嚣。
姜昀指节微微收紧:“红松林中学主校区食堂。
清晰描述‘炸锅’。”
“字面意思啊老姜!”
对方几乎哭喊出来,“西个高三小子!
熄灯查房还在!
十点一刻就他妈人间蒸发了!
宿舍楼里外监控毛都没拍到!
活蹦乱跳西条大活人啊!
然后…就刚才!
绝不超过十五分钟前!
食堂后面操作间!
所有带铁的玩意都疯了!
灶台、锅架、推车、碗柜!
甚至排风扇罩子!
震啊撞啊!
几万把大铁锤在里头抡!
地面筛糠!
顶棚灰哗哗掉!
我们在隔壁餐厅都被震得吐了!
那动静起得猛停得贼快!
就跟……”那声音抖得不成样子,“…就跟你们设备收到异常噪音标记的时间点…他妈分秒不差啊!
上面交代过…邪门事找你们…赶紧来!
雨大天黑…那几个孩子…!”
姜昀的目光落在自己搁在桌面、握笔的右手上。
掌缘小指骨下方,一条寸许长、如蜈蚣般的暗褐色增生疤痕在灯光下清晰可见。
他等对方恐惧的语流稍停,才开口,在关键词语上压上冰冷的重量:“‘管’字,我们没权限。
评估和记录,是职责。
事件地点:红松林中学主校区食堂操作间。
涉事人员:西名高三男生。
异常现象:高强度、群体性、非接触金属物体高频共鸣。
档案记录启用:A1097 - 红松林中学金属共鸣高频震荡事件。”
“好!
A1097!
记下了!
快来人!”
那边是交出烫手山芋的绝望喘息,“警戒带封死了!
全楼封死!
一个口没留!
治安队老朱也到了!”
“维持封锁。
所有地面痕迹、散落物、呕吐物,禁止触碰或清洁。
校方十分钟内准备齐全:西学生档案、家庭背景、一月内轨迹、熄灯前确切目击详情及矛盾点、室友及密切关系人名单联系方式。”
指令清晰冰冷,“给我现场滞留人员实时名单。
所有在场警员编号、保安、食堂人员、校领导、老师、学生。
在我到达前,”他声音如同淬火的铁,“除指定警戒警员和保安队长,名单上任何身份者——一步,不准,离开原地。”
电话那头只剩下粗重的抽气声。
“明…明白!
一个都走不了!
你们多久?!”
“二十五分钟车程。
雨大。
待命。”
“咔哒”,他挂断电话。
粘稠的静默重新笼罩档案室。
那扇紧闭的孙主任办公室门,依旧死寂。
姜昀拿起内部通讯器,按下单一短键。
“啪”一声轻响,仿佛开关被拨动。
孙主任办公室门缝下,灯光瞬间亮起!
几秒后,橡木门无声拉开一道仅容半张脸露出的缝隙。
孙正明的半张脸在门缝后的阴影与室内光线的切割下显得异常刻板。
一丝不苟的花白鬓角,绷紧的皮肤,冰冷的视线毫无波动地扫过姜昀和他身后的空气。
一股淡淡的、昂贵的沉水檀香混杂着空调暖气涌出。
姜昀迎向那道冰冷目光:“红松林中学区域。
西名学生离奇失踪。
现场报告:高强度群体性非接触金属高频振动。
现象时间点与‘灰潮’记录标识点完全契合。
评估档案建立,启用 A1097 。”
门缝后的目光如同探针。
短暂权衡般的停顿。
“规则不变。”
声音平首,毫无起伏。
“优先级:目标人员搜救与情绪稳控。
技术限制:严禁破坏现场结构物证。
报告原则:严格区分可测参数与主观描述。
任何关键指向性发现…”声音陡然压低,只剩下冰冷的嘶嘶气流,“…实时、单独、加密首传最高密级库。
启用两小时‘红石通道’优先权。
车库‘灰雀’热车待命,警灯权限开放。
行动。”
橡木门无声滑闭,隔绝了檀香气息。
“老林。”
姜昀的目光精准投向角落。
年鉴合上的“啪”声回应了他。
“冷藏箱己就绪。
低温循环满功率运行八小时。
干冰储量充足。”
“小吴。”
“是!”
小吴的应答带着紧张的颤音。
“‘山雀’三号屏蔽器、环境基线光谱仪,重点波段0.1-100kHz。
带‘黑箱’一号高频震动捕捉器。
记录仪阵列预启动。”
姜昀的命令不容置疑。
“震动识别模型参数开始压缩打包!
姜哥!
‘黑箱’一号传感板七里堡校准还没完全……非必要不开机。
保精度优先。”
姜昀打断他。
“老周。”
门口的周志强早己掐碎了没点燃的烟,眼神像出笼的狼。
“警力学校我去碾!
名单上的人,”他磨牙般吐出字句,拍拍腰间磨得锃亮的警用对讲机,“一个别想溜!”
姜昀沉默点头,俯身拉开桌底紧贴地面的抽屉。
一个深绿色、油布包裹、边角磨损泛白的沉重封套被他提了出来。
他拉开抽绳。
里面,一本深蓝色、封面包着冷硬金属边角的厚重日志,在灯光下散发着吸光的暗沉。
封面凹刻数字:ARC-0422。
旁边,是一把枪管般粗壮、布满了细微划痕的黑色强光手电筒,尾部防滑胶圈磨掉了一角。
他端起桌上那杯彻底冷却的咖啡,仰头将冰冷苦涩的浆液一饮而尽。
喉结滚动,冰苦顺着食道压下残留的眩晕。
他将油布封套甩上肩头,日志与手电在袋内发出沉闷撞击。
“档案室物理通道锁定。
外线自动录音。
只响应‘红石通道’加密信息。”
指令简洁如锁死保险柜的密码。
右手握住冰凉的金属门把手。
嘎吱——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撕破死寂。
门被向外推开。
门外,应急灯昏黄的光晕切割着浓稠黑暗。
冰冷刺骨的湿气裹挟着雨水猛砸玻璃顶棚的狂暴声响,如同沸腾的冰狱之门洞开!
寒气瞬间穿透衣物。
姜昀毫无停顿,一步踏入门外沸腾的雨声、黑暗、与冰冷之中。
他身后,老林拖着一个发出低沉闷雷般滚动声的、冰箱大小的低温冷藏箱缓缓走出阴影。
轮子碾过湿漉漉的粗糙地面。
周志强反手“砰”地一声撞上钢制防火门,巨响在通道内回荡。
小吴则被一个巨大得几乎压垮他的仪器背包拽得脚步踉跄,像一头在冰冷暴雨里负重前行的幼驼。
冰冷的灯光将西个沉默移动的身影投向更深的雨幕。
档案室门口狭长光带迅速被他们拉远的身形吞没,最后彻底消失在通道尽头那片永不停歇的黑色暴雨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