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裂痕初显
林宇,这个一心想留在家乡、扎根于熟悉土壤的青年,目标首指那炙手可热、在行业内声名赫赫的名企。
为了能在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,他过上了“披星戴月”的生活。
每日清晨,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、微光初现,林宇便如同被上了发条的机器,匆匆从狭小出租屋的床榻上爬起。
简单洗漱后,随便塞几口面包,就裹挟在拥挤地铁的人潮之中。
那地铁车厢,恰似一个沙丁鱼罐头,人与人紧紧贴挤在一起,他在其中艰难地维持着平衡,眼睛还不忘紧盯手中的专业书籍,不放过一分一秒可以汲取知识的机会,那些密密麻麻的行业术语、案例分析,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滚动,只为应对实习岗位上严苛的考验。
一到实习岗位,繁忙的工作便如潮水般将他淹没。
项目策划、数据分析、文案撰写……各项任务纷至沓来,像永不停歇的陀螺,他忙得脚不沾地。
办公桌堆满文件,电脑屏幕上的文档开了一个又一个,他全神贯注,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,眼睛紧盯着屏幕,反复检查每一个细节,生怕出现一丝纰漏。
可即便如此,上司那尖锐严苛的目光总能挑出毛病,方案被一次次无情驳回,要求重改。
为了能跟上工作进度,熬夜成了家常便饭,一杯接一杯的咖啡灌进肚里,成了他维系精力的“续命良药”,可浓重的黑眼圈依旧悄然爬上眼眶,双眼常因过度劳累而熬得通红,布满血丝。
与此同时,苏然那头的境遇也并不轻松。
家族作为商业世家,底蕴深厚却也规矩森严,长辈们早早便为他铺就了看似光鲜亮丽,实则身不由己的道路——出国深造,为日后继承那庞大商业家业筑牢根基、拓宽视野。
苏然身处在繁华却陌生的异国都市,周围是林立的高楼大厦,车水马龙喧嚣不停,可内心却满是彷徨与孤寂。
校园里,课程的繁重超乎想象,全英文授课模式让语言这道关卡横亘眼前,复杂晦涩的学术论文、严苛挑剔的教授要求,如同三座大山,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。
课堂上,教授操着一口流利且语速飞快的英文讲解着高深的专业知识,苏然需全神贯注,一边飞速记录笔记,一边努力理解消化内容,稍有分神便会跟不上节奏,一旦作业或考试成绩不理想,还会招来教授不留情面的批评。
而课后,那堆积如山的阅读材料、论文作业,让他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,从晨曦微露到夜幕深沉,灯光下只有他埋头苦读、奋笔疾书的身影。
可这还仅仅是学业上的难题,家族企业事务亦如鬼魅缠身,摆脱不掉。
跨洋电话会议常常在深夜或凌晨召开,彼时他刚结束一天学业,疲惫不堪,却要强撑着精神,整理思绪,参与到家族生意的讨论、决策之中;商业谈判筹备工作也需远程参与,与国内团队反复沟通、协调细节,时差导致的昼夜颠倒,让他生物钟紊乱,身体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。
这般忙碌高压的生活,如同两只无情的大手,将林宇和苏然越拉越远,曾经紧密无间、恨不得时刻黏在一起的两人,相聚时间被压缩至寥寥无几。
往昔每周数次的见面,在毕业季的洪流冲击下,渐变成一月一次,到后来,甚至数月都难寻一次相聚契机。
偶尔挤出时间匆匆见上一面,气氛也不再如往昔那般融洽甜蜜,似有一层无形且冰冷的隔阂悄然滋生。
往昔心有灵犀的默契,仿若被岁月这无情蠹虫蚕食殆尽。
曾经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,如今面对面坐着,话语出口前都需斟酌再三,生怕触动那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,言语间满是小心翼翼与欲言又止。
狭小出租屋里,昏黄黯淡的灯光无力地洒下,似也映照着他们黯淡无光的心境。
林宇满脸疲惫,身形较之前清瘦了许多,眼眶泛红,压抑己久的情绪在这私密空间里瞬间爆发,他嘶吼出声:“你就不能为咱俩抗争一下,非听家里安排?
就这么轻易放弃了?”
声音因激动而带着几分颤抖,透着无尽的委屈与不甘。
苏然身形亦是颤抖不己,泪水夺眶而出,在脸颊肆意滑落,他紧咬嘴唇,努力压抑着抽泣声,可那哽咽的声音还是泄露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:“我不想让家族蒙羞,成为家族的罪人,可我也想有足够能力,给你安稳未来啊。
现在这情况,只能先分开,各自强大。”
话语落地,似冰锥狠狠戳破爱情那脆弱幻梦,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记重锤,敲在林宇心上,敲碎了他最后的一丝侥幸与期待。
林宇望着眼前曾挚爱之人,熟悉的眉眼、脸庞,此刻却觉得陌生至极,仿佛眼前的苏然不再是那个与自己在书画社里挥毫泼墨、在江南古镇相拥许下承诺的少年,而是被家族、世俗裹挟着,渐行渐远,走向另一个自己无法触及世界的陌路人。
他内心悲凉翻涌,似坠入寒冬冰河,周身血液都似凝结,寒意彻骨,只剩无尽悲凉与不甘在这狭小空间里徘徊不散,如幽灵般缠绕着他。
苏然登机那日,机场人声嘈杂,广播声、行李箱滚轮声交织成一曲凌乱嘈杂的乐章。
林宇头戴棒球帽,帽檐压得极低,将大半张脸隐匿在阴影之中,他躲在角落立柱后,双手紧紧攥在一起,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,目光却穿过人群缝隙,紧紧追随那道熟悉身影。
苏然身形略显单薄,拖着沉重行李箱,脚步迟缓拖沓,每迈出一步都似用尽全身力气,他时不时回头张望,眼神中透着期盼与不舍,似在人群中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,期待奇迹出现,林宇能出现在眼前,拉住自己,说一句“别走”。
林宇攥紧的拳头,指甲深深嵌入掌心,疼意蔓延开来,可这肉体的疼痛相较于心底撕裂般的痛,却显得那般微不足道。
他多想冲出去,冲破这世俗的枷锁、现实的阻碍,像从前一样,紧紧抱住苏然,挽留这份即将消逝在异国他乡的爱情。
可双腿却似被钉在地上,沉重无比,无法挪动分毫,他深知一切都己无力回天,命运的巨轮正无情地滚滚向前,碾碎他们曾精心构筑的爱情堡垒。
首至苏然身影消失在安检口,淹没在人群之中,泪水再也不受控制,肆意滑落,模糊了视线,也模糊了那渐远的、曾无比眷恋的背影,仿若命运无情巨手,将他们狠狠推向不同轨迹,那承载爱情的命运齿轮,自此无情错开,发出沉闷悲鸣,似在为这段夭折的爱情哀歌。
实习期间,林宇被上司刁难的状况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善。
一次重要项目汇报,他精心准备数日,熬了无数个通宵,反复打磨方案细节,从市场调研数据剖析到竞品优劣对比,从目标受众定位到营销策略制定,每一页PPT都倾注心血。
可汇报会上,上司却鸡蛋里挑骨头,质疑数据真实性、策略可行性,将他的努力贬得一文不值,要求推倒重来。
林宇憋着满腹委屈,默默咽下苦水,下班后独自留在办公室,对着电脑屏幕上冰冷的文档,泪水在眼眶打转,那一刻,他无比渴望与苏然倾诉,听听他温柔安慰的声音。
可拿起手机,看到时差显示,想到苏然或许正在课堂拼搏、为家族事务忙碌,又只能无奈放下手机,将苦涩重新吞回肚里。
苏然在国外,日子同样举步维艰。
在一场小组学术研讨中,因语言表达稍慢、观点阐述不够清晰,被组员质疑能力,遭教授当众批评,自尊心受挫。
课后,他躲在图书馆角落,双手抱头,泪水夺眶,满心委屈与无助。
此时,他多么想念林宇,想念他温暖怀抱、鼓励话语,于是掏出手机,拨通电话,可电话那头,林宇正被工作缠得焦头烂额,项目方案亟待修改,客户催得紧,匆匆几句“在忙,晚点说”便挂断电话。
苏然望着手机屏幕,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,失落感如影随形,将他彻底笼罩,仿佛被世界遗弃在这异国角落,愈发觉得,距离正一点点扯断情感纽带,曾经炽热爱情,在现实重压下,裂痕渐深,摇摇欲坠,宛如一艘在惊涛骇浪中漂泊的孤舟,随时可能被巨浪吞没,沉入海底,再难寻踪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