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邓枫卡尔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小说免费完结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邓枫卡尔
作者:佛系辉哥
其它小说连载
都市《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》,由网络作家“佛系辉哥”所著,男女主角分别是邓枫卡尔,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,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!详情介绍:邓枫从德国归来,身负家族期望,却心怀民族大义。在黄埔军校的晨曦中,他秘密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。从此,他身陷国民党高层,一面深受“校长”器重,一面在暗处为党组织提供支持,行走在刀尖之上,演绎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双面人生。
2025-11-05 23:07:04
民国十年(1921年),春寒料峭的湘江之畔。
十六岁的邓枫站在长沙码头的青石阶上,一身藏青色学生装熨帖挺括,与他尚存稚气的面容显得有些不甚相配。
他手中拎着一口枣木牛皮箱,里面整齐地码放着《天演论》、《少年中国说》和几本德文机械原理著作。
“枫儿,此去德意志,海路迢迢,务必珍重。”
父亲邓鸿煊身着玄色长衫,手中的文明杖轻轻点地,“你天资聪颖,为父送你去德国,不单是学机器制造之技,更要你见识何谓强国之基。”
邓枫望着父亲斑白的两鬓,郑重颔首:“孩儿明白。
严复先生译《天工开物》中说,‘制器尚象,推陈出新’,德国克虏伯钢厂能造巨炮,亦能造精微机械,儿必当潜心学习,不负父亲期望。”
码头上人声鼎沸,挑夫们赤着上身,扛着印有“太古洋行”字样的货箱在趸船间穿梭。
一艘悬挂米字旗的货轮正在装运湘西的桐油和锑矿,几个英国监工站在高处,用皮鞭指挥着苦力。
江风送来浓重的鱼腥与汗臭,混着轮船烟囱里喷出的煤烟,构成这个时代特有的气息。
“哥哥!”
十二岁的妹妹邓雪挣脱母亲的手跑来,将一枚用红绳系着的铜钱塞进他手心,“这是我在开福寺求的护身符,听说欧洲还在打仗呢,你要平安回来。”
邓枫蹲下身,轻轻擦去妹妹额角的薄汗。
他注意到不远处,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妪正跪在货堆旁乞讨,而她身后,几个穿着绸衫的商人正与洋行买办谈笑风生。
这鲜明的对比,让他心头一阵刺痛。
母亲周慧敏走上前,默默整理着他的衣领。
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妇人没有说话,但泛红的眼角己道尽千言万语。
“母亲放心,”邓枫轻声说,“德国战败后秩序己复,柏林大学又有同乡会照应。”
汽笛长鸣,开往汉口的客轮即将启航。
邓枫最后望了一眼湘江对岸的岳麓山,春日阳光下,爱晚亭的飞檐隐约可见。
他想起昨日在湖南第一师范拜访老师时,那位曾留学东瀛的先生握着他的手说:“今日之中国,犹如这湘江怒潮,不进则退。
望你学成归来,能做那中流砥柱。”
登船时,他特意选择了甲板右侧的位置。
那里可以回望渐行渐远的长沙城,望见天心阁的巍巍城墙,望见橘子洲头的点点渔帆。
一个穿着破旧军装的老兵与他擦肩而过,袖口露出的伤痕触目惊心。
“小先生是去留洋?”
老兵忽然开口,浑浊的眼睛里有种看透世事的沧桑,“好啊,读书人该出去看看。
我在保定军校时,也想过留洋学军事……”邓枫注意到他空荡荡的右袖管:“老伯是湘军?”
“湘军?
北洋?
如今还有什么分别。”
老兵苦笑,“给军阀卖命罢了。
段祺瑞、吴佩孚、张作霖,哪个不是打着统一的旗号行割据之实?
小先生到了外国,别忘了咱们中国缺的不是兵,是这个——”他用左手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。
这话如一道闪电,照进邓枫心中。
他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《时局图》,熊、鹰、犬、蛤蟆盘踞在中国版图上。
想起去年在省立图书馆看到的《新青年》,陈独秀先生那句“吾人最后之觉悟”让他夜不能寐。
客轮顺江而下,过洞庭,入长江。
在汉口换乘更大的江轮时,邓枫看见码头上挤满了逃荒的农民。
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跪在路边,身前用木炭写着:“卖身葬夫”。
“豫省大旱,赤地千里啊。”
旁边有商人叹息,“吴大帅的兵车还堵着铁路运军火呢。”
邓枫默默打开行李箱,取出一包妹妹塞给他的桂花糕,轻轻放在那妇女面前。
婴儿嘹亮的哭声像刀子一样划破潮湿的空气。
他想起在长沙动身前,父亲带他参观汉阳铁厂。
那个张之洞倾注心血建立的钢铁厂,如今只能生产些铁锅农具,高炉早己熄火多年。
德国顾问留下的设备锈迹斑斑,如同一个时代的墓碑。
经过七天颠簸,邓枫终于在上海登上了开往欧洲的邮轮。
这是一艘五千吨级的英国客货两用船,“维多利亚号”。
在头等舱安顿好后,他信步走上甲板。
黄浦江上,各国军舰林立。
日本巡洋舰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外滩,美国驱逐舰上的水兵正在甲板操练,而最醒目的位置,停泊着一艘德国巡洋舰——这是战败后被扣留在远东的战利品。
“很壮观,是不是?”
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边响起。
邓枫转头,看见一位戴着圆框眼镜、约莫三十岁的清瘦男子。
“这些军舰,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最高成就。”
男子扶了扶眼镜,“我是北大教授胡适之,未请教?”
邓枫心中一震,连忙执弟子礼:“晚生邓枫,长沙人氏。
读过先生的《文学改良刍议》。”
胡先生微笑着打量他:“去欧洲留学?”
“是,去柏林大学攻读机械工程。”
“好!
实实在在的学问比空谈更重要。”
胡适望向江面上的舰船,“德国虽然战败,但其科学精神、工业体系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。
只是……”他话锋一转,“年轻人既要学习西方之长,也不要忘了中国之魂。”
这时,码头上忽然传来喧哗。
一群日本水手正围殴一个中国苦力,周围巡捕房的印度巡警视若无睹。
邓枫拳头攥紧,正要上前,却被胡适轻轻按住。
“看见那艘日本邮轮了吗?”
胡适指向不远处飘扬着太阳旗的船只,“甲板上那些日本留学生,也在看着我们。”
邓枫顺着方向望去,果然看见几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年轻人正对这边指指点点,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。
“耻辱不能只靠血性洗刷。”
胡适的声音很轻,却字字清晰,“我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,有个日本同学说,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。
我说,不,中国像一口深井,表面平静,内里却深不可测。”
当晚,邓枫在头等舱餐厅再次遇见胡适。
几个中国留学生正围坐讨论时局。
“依我看,就应该全盘西化!”
一个穿着时髦西装的青年激动地说,“孔孟之道就是裹脚布,早该扔进历史垃圾堆!”
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反驳:“难道要我们都去信上帝?
傅斯年先生说整理国故也很重要……”众人争论不休时,胡适轻轻敲了敲咖啡杯:“我在美国读书时,杜威先生告诉我,真理如同钻石,有很多切面。
诸位何必非要争个是非对错?
这位邓枫小友要去德国学机械,我以为这比空谈主义更有意义。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邓枫。
他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:“在长沙时,我见过汉阳造的老式机床,也见过德国造的缝纫机。
机器无分中西,但求精密耐用。
晚生以为,救国如同治病,先要强身健体,才能谈精神修养。”
胡适眼中闪过赞许之色:“好一个‘机器无分中西’!
让我想起李中堂的‘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’,不过你这个说法更进了一步。”
航程漫漫,邓枫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船舱里阅读德文教材。
有时他会到甲板上散步,看海天一色的壮阔,也看头等舱与三等舱之间那道无形的界线。
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他被求救声惊醒。
原来三等舱有个孕妇早产,船上唯一的医生却因在头等舱赌钱而不愿前往。
邓枫想起母亲教的急救知识,拎起药箱就冲进风雨中。
在颠簸的底舱,他借助微弱的煤油灯,按照德文医书上的图示成功接生。
产妇的丈夫跪地磕头:“多谢少爷救命之恩!”
他看着那个在风雨飘摇中降临的新生命,心中百感交集。
这个孩子将成长在怎样的中国?
次日,穿过马六甲海峡。
碧海蓝天间,突然出现一支英国舰队正在进行演习。
巨大的战列舰主炮轰鸣,掀起数丈高的水柱。
“无敌号,三万吨排水量,”一个英国军官骄傲地向乘客介绍,“八门十五英寸主炮。”
邓枫扶着栏杆,感受着脚下甲板传来的震动。
他想起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看到的数据:中国最大的军舰“海圻号”,排水量不过西千三百吨,主炮口径仅八英寸。
“我们要有这样的军舰……”他喃喃自语。
旁边一个留着小胡子的日本留学生听见了,用生硬的中文说:“支那?
不可能。
造一艘战列舰需要五百家配套工厂,你们连螺丝钉都要进口。”
邓枫握紧拳头,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“国力”二字的含义。
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,邮轮终于抵达汉堡港。
当易北河畔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在天际线上时,船上爆发出阵阵欢呼。
邓枫却格外平静。
他望着港口林立的起重机、密密麻麻的铁路网、川流不息的有轨电车,还有那些井然有序的德国工人,心中浮现的是长沙码头上那个乞讨的老妪,是汉口火车站那些逃荒的农民,是黄浦江边那个被殴打的苦力。
在海关办理入境手续时,一个德国官员仔细检查他的护照,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问:“中国人?
来学什么?”
“机械工程。”
邓枫用流利的德语回答。
官员愣了一下,脸上露出笑容:“很好!
德国有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。
虽然我们输掉了战争,但我们的技术还在。”
这句话让邓枫陷入沉思。
战败的德国,其工业体系依然完整,技术人才依然受到尊重。
而中国呢?
自鸦片战争以来,每一次战败带来的都是更深的沉沦。
乘坐火车前往柏林途中,他看见尽管经历战争创伤,德国的乡村依然整洁有序,工厂烟囱冒着浓烟,田间作物长势喜人。
这与他在国内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。
在柏林火车站,湖南同乡会的学长来接他。
坐在驶往公寓的汽车上,学长指着窗外的建筑介绍:“那是柏林工业大学,世界顶尖的工科院校。
旁边是著名的西门子电机厂。”
当汽车经过一片废墟时,学长叹息道:“这是协约国空袭留下的。
不过德国人重建得很快,看见那些新厂房了吗?
克虏伯的军工厂己经转产拖拉机了。”
邓枫忽然问:“学长,你说为什么德国战败后能迅速恢复,而我国却每况愈下?”
学长沉默片刻,指了指路边正在施工的工地:“你看那些德国工人,每个人都在专注自己的工作。
而在我们中国——”他苦笑着摇摇头,“军阀混战,政令不一,如何能集中力量办大事?”
当晚,邓枫在公寓里铺开信纸,给父亲写信:“父亲大人膝下:儿己安抵柏林。
此行见闻,感触良多。
德人战败而不气馁,工厂转产,技术革新,秩序井然。
反观我国,内忧外患,民不聊生。
儿常思父亲送行时所言,强国之基不在船坚炮利,而在制度完善、教育普及、工业健全。
儿必当勤学苦读,以期他日能报效国家……”写到这里,他停笔沉思。
窗外,柏林城的灯火如星河璀璨。
而在遥远的东方,他的祖国仍沉睡在漫漫长夜中。
他轻轻打开妹妹送的护身符,那枚铜钱在灯下闪着微光。
这一刻,十六岁的邓枫忽然明白了自己肩头的重量。
他重新提笔,在信末添上一行小字:“儿誓以启明之星自勉,虽光芒微弱,愿为暗夜行人指引方向。”
写完这封信,远处教堂的钟声正好敲响十下。
柏林春天的夜晚还带着凉意,邓枫却觉得胸中有一团火在燃烧。
他知道,从湘江到易北河,这不只是一段地理上的旅程,更是一个民族求索真理的缩影。
而他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相关推荐:
修仙界第一网红,仙尊被我逼疯(仙尊沈悠悠)全本完结小说_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修仙界第一网红,仙尊被我逼疯(仙尊沈悠悠)
致我的不答应先生就会饮料免费小说_完本免费小说致我的不答应先生就会饮料
末日修罗场我靠乙女游戏攻略三大佬阿九顾深免费小说阅读_免费小说大全末日修罗场我靠乙女游戏攻略三大佬(阿九顾深)
晚风与蔷薇(苏晚蔷薇)免费小说完结版_最新章节列表晚风与蔷薇(苏晚蔷薇)
蚀骨危情股权下的妻谋(林薇陈浩)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蚀骨危情股权下的妻谋(林薇陈浩)
玄晖少年苏九儿林澈全本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玄晖少年苏九儿林澈
我,反向言灵,开局咒出末日(苏清竹王胖子)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我,反向言灵,开局咒出末日(苏清竹王胖子)
重生之权臣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苏辰钰沈知微完本热门小说_完本小说免费重生之权臣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(苏辰钰沈知微)